12:56
當清晨的陽光掠過黃浦江面,上海超過8500家咖啡館已飄出馥郁香氣——這座全球咖啡館最密集的城市,每天要消耗125萬杯咖啡。2023年9月,隨著星巴克中國咖啡創新產業園在江蘇昆山正式投產,這場"從生豆到咖啡"的產業革命終于顯露出完整圖景——從哥倫比亞雨林采摘的咖啡鮮果,經過全球采購系統穿越重洋,在全自動化的生產線上完成烘焙、研磨、包裝的蛻變。本期《了不起的工廠》,界面新聞走進星巴克在亞太區最大的生產樞紐:星巴克昆山工廠,帶大家探尋全球咖啡工業4.0標桿的秘密。
07:41
衛星互聯網將在6G和新一代通信服務中扮演重要角色。作為該領域的行業標桿,SpaceX目前已成功發射了六千多顆星鏈衛星,而我國的商業航天也擁有自己的“星鏈”計劃。中國企業正在攜手共建G60衛星互聯網,這個網絡將由一萬兩千多顆小衛星組成。本集《了不起的工廠》,我們將帶您探訪一座精密的“太空夢工廠”——格思航天G60衛星數字工廠。
01:10
你能想象每天的工作內容是拼樂高積木嗎?本期《了不起的工廠》,界面新聞帶大家走進世界上最快樂的職業——3D模型拼搭師。
本期《了不起的工廠》,界面新聞帶大家走進樂高集團嘉興工廠移印產線,探究這條每小時為2.3萬個小人賦予表情的生產線是如何做到又快又準的。
14:25
據統計,全人類每年要花上數十億小時的時間去拼搭樂高積木,從《星球大戰》到漫威系列,從迪士尼城堡到911跑車,它不僅拓展了玩具的玩法,更串聯起了各年齡段的消費群體。 2016年底,樂高集團迎來了自己的首個亞洲工廠。工廠總建筑面積達26.4萬平方米,用地面積綿延472畝。本期《了不起的工廠》,界面新聞帶大家走進樂高集團嘉興工廠,探究一套積木從原材料到消費者手中的全流程,尋找背后的制造魔力。
09:24
上世紀50年代,世界上第一顆氫彈試爆成功,自此,世界各國長期投入可控核聚變研究,已建成超過100臺可控核聚變裝置。今年6月18日,由國內第一家探索可控核聚變商業化的公司能量奇點設計、研發和建造的“洪荒70”裝置成功實現等離子體放電。該裝置為全球首臺全高溫超導托卡馬克裝置,有“人造太陽”之稱,也是全球首臺由商業公司研發建設的超導托卡馬克裝置。本期《了不起的工廠》,跟隨界面新聞的鏡頭走進位于上海臨港的能量奇點,探尋可控核聚變裝置如何解決人類的能源瓶頸。
00:34
據能量奇點聯合創始人、COO葉雨明介紹,托卡馬克研究路線是全球研究最充分、工程經驗最豐富的一條可控核聚變技術路線。他表示,未來10年左右能看到聚變發出的第一度電,但在商業化的道路上要和火電競爭,還需要更長的時間。
00:23
能為人類提供近乎無盡能源的托卡馬克裝置內部是如何運行的?本期《了不起的工廠》,界面新聞帶大家走進國內第一家探索可控核聚變商業化的公司,揭秘裝置內部的運行原理。
00:42
自上世紀50年代世界第一顆氫彈爆炸后,人類對可控核聚變能源就充滿了期待。核聚變是如何為人類提供近乎無限能源的?本期《了不起的工廠》就帶你讀懂氘氚核聚變。
00:59
如果未來我們每個人都想達到數字永生的話,機房的數量會不會占滿整個地球表面?界面新聞帶大家走進亞洲最大的超算中心,商湯科技大裝置生態高級總監劉遠輝表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AI算力需求的背后離不開能源的消耗。想要算力效率的提升,如何利用AI再去研究芯片,以后會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一個良性的循環。
00:27
在一些應用場景下算力規模體量不同,本期《了不起的工廠》,界面新聞帶大家走進亞洲最大的超算中心,帶大家了解不同場景需要的算力有多少。麻將的算力要求比圍棋低,排名第二的是中文的古詩詞,最大的則是游戲,商湯科技大裝置事業群智算中心運維總監張煦表示我們的電競選手非常厲害。
00:54
智能算力到底需要怎樣的設備才能支撐?本期《了不起的工廠》,界面新聞帶大家走進亞洲最大的超算中心,商湯科技大裝置事業群智算中心運維總監張煦表示,智能算力通常是需要一些算法,需要一些計算性能高的設備,這個設備通常是需要通過GPU服務器去做一個運算。超算整個功耗的消耗,會比通用的計算高很多。
09:01
無論是人工智能、具身智能機器人,還是遙想中的數字永生,都要仰賴越來越龐大的算力支持。算力是數字經濟核心引擎,也日益成為成為全球科技競爭和產業變革的焦點。本集《了不起的工廠》帶大家前往位于上海臨港的商湯科技人工智能計算中心,跟隨鏡頭一探巨大算力背后的宏圖。這里是亞洲最大的超算中心,每秒可處理高達10000萬億次浮點運算,支持超過20多個千億超大模型同時訓練,并且規劃算力儲備規模還在持續增長,成為云計算、人工智能、遠程醫療、智慧交通等新產業升級、躍遷的有力支撐。
00:20
對于大型郵輪來說, 4~8毫米厚的薄板占整船80%,它對郵輪的重量和重心的控制至關重要,薄板的生產,由于在分段、切割、焊接、吊裝時都極易變形。本期《了不起的工廠》,界面新聞帶大家走進外高橋造船廠,走進這里的薄板中心,聽中國船舶外高橋造船制造部副部長王世利介紹薄板制造的精度控制。
00:18
國產大郵輪下塢會有什么儀式?本期《了不起的工廠》,界面新聞帶大家走進外高橋造船廠,聽中國船舶外高橋造船郵輪項目部副部長韋勝圣講解國產大郵輪下塢時會有的小儀式,比如會在船上焊一枚硬幣,以保佑這條船順風順水。
00:28
本期《了不起的工廠》,界面新聞帶大家走進外高橋造船廠,探尋國產大郵輪建造全程。中國船舶外高橋造船郵輪項目部副部長韋勝圣告訴記者,造船有點像“樂高搭積木”,從很小的單元一步一步拼成總段,這個過程充滿挑戰和樂趣。
11:01
一座移動的“海上城市”,一個龐大的工業奇跡,十五萬張設計圖紙,超2500萬個零部件,長達數年的建造周期,精密、復雜程度都超乎想象。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被譽為 “中國第一船廠”,2023年11月,第一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由它建成交付,標志著中國攻克了郵輪這一極端復雜且集約化程度超高的系統化工程。2024年4月20日,由外高橋造船建造的第二艘大型郵輪進行了首只總段下塢儀式。本期《了不起的工廠》,跟隨界面新聞的鏡頭走進外高橋造船廠,探尋國產大郵輪建造全程。
00:48
界面新聞即將推出探訪類欄目《了不起的工廠》第一季。歷時數月,我們深入走訪了一系列代表新質生產力的企業、工廠、研發基地,以第一人稱視角和現場探訪方式,用影像呈現出不同領域標桿型工廠背后研發、生產、品控等宏大過程和精妙細節。從浩瀚造船工廠到AI智算中心,從精密機械臂到可控核聚變新突破,再到創意無限的樂高工廠,您將不再是旁觀者,而是仿佛身臨其境,與我們一同探索全球頂尖工廠的奧秘。
01:05
00:15
00:13
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