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9
為吸引海外人才來港就業,香港推出“高才通”等人才計劃。一些擔心被裁仍想加薪、或不愿再卷的前大廠人開始把目光轉向香港,或是每天深港通勤4小時,或是從零開始賣港險。選擇港漂,他們需要付出哪些努力?又為了實現怎樣一種生活?
01:05
今年夏天,我們在哈爾濱的相親廣場碰見光姐。離婚以后單身七年,寂寞難捱,光姐想要找個老伴兒。接到幾十個電話也見了幾個,還是沒有相中的,68歲的光姐有了緊迫感,她要上電視相親節目再試一試。 本集在B站獨家放送,歡迎上B站搜索“箭廠視頻”充電解鎖完整故事,前10分鐘可以免費觀看。
05:23
從掃地機器人到智能硬件,智能家居為生活帶來更多可能。作為科技消費浪潮中的佼佼者,杉川機器人以創新驅動,打破協作壁壘,高效安全地推動技術落地,用科技重新定義家的日常。
21:38
箭廠推出紀錄片新系列《接班日記》 :從二代接班的青年視角,聚焦企業面臨的傳承課題,全方位呈現「二代」們在接班過程中的困惑、轉變與探索。 系列第一集是關于“不得不”的故事。從賣閥門發家到進軍房地產,面對父親一手創辦的企業,浙江“二代”彭九瑜很難有歸屬感。盡管別人都叫他“小彭總”,九瑜更喜歡另一個名字Jo.P,這是他的藝術家身份。因為在繪畫里,他可以百分百誠實。但是,當家族企業面臨危機,家人催得越來越緊,九瑜只好先接班試一試。
00:54
5年前,我們拍攝了東北大哥出獄后做入殮師的紀錄短片(也是電影《人生大事》的故事原型)。今年,聽說始終專注重刑刑釋人員幫扶工作的“付媽媽”,要為30個重刑犯辦一場集體婚禮。于是我們再次來到沈陽,想要知道:坐了20年牢,東北大哥們如何重返社會?又如何重建他們的婚姻家庭、迎來幸福? 這次我們想在B站開啟充電專屬視頻功能,歡迎上B站「箭廠視頻」頻道解鎖系列紀錄片《東北不差事兒》3集動人故事,12月5日晚6點起,隔周放送。
01:34
從“二人轉”到“本土女團”夜場文化的變遷, 到一幫農村老太太響應號召學當網紅, 從大哥們出獄后的集體婚禮, 再到老年相親的情與欲, 扒開宏大敘事往下一層, 東北黑土地的日與夜, 依然嘎嘎帶勁兒! 箭廠推出4集人文系列紀錄片 《東北不差事兒》 第一集已上線, 剩余三集我們想要打開B站充電模式, 12月5日起18:00, 隔周放送,B站獨播, 撥動你的心。
27:04
今年社交媒體上出現了許多鼓勵女性獨立生活的賬號,她們教女性如何更換門鎖、接通壞掉的電線,主動學習這些傳統意義上被認為屬于男性的技能,在獨居女性越來越多的當下,似乎成了一個剛需。 其中,一個名為強記女工的組織,在成都開設了全女電工班,受到了許多女性歡迎,她們表示想要學電工,也希望能找到女性電工師傅上門服務。 但也有人質疑:為什么學電工不上普通班?全女組織是割女性韭菜。 帶著各種網絡爭議,我們跟拍了強記女工第一期全女電工班,想要看到每一個具體的人,和她們真實的處境。
06:30
從萊特兄弟的飛行夢想到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科技讓我們更接近“打飛的”的未來。御風未來自主研發的M1 eVTOL在上海完成首飛,為短途出行帶來電動化新選擇。數字化管理技術助力這家初創企業快速成長為低空經濟賽道的領跑者,推動中國高端制造向前。
26:03
斯卡拉,在意大利那是一家著名歌劇院;但在東北,它是一家演藝酒吧,無數東北人的快樂老家,小沈陽、李玉剛、小黃飛從這個舞臺走向全國。如今,留學英美的前偶像練習生姜達赫回到哈爾濱,正式從他的父親也是斯卡拉創始人的手中接棒,爆改斯卡拉。這家曾濃縮東北地下藝術的夜場,正經歷徹底的轉型……
01:21
前偶像練習生爆改哈爾濱斯卡拉, 那個小沈陽、小黃飛成名的 東北演藝大舞臺能否重煥生機? 《東北不差事兒》系列第一集 今夜斯卡拉, 今夜放送!
24:00
修馬桶、換電線……越來越多教女性獨立生活技能的帖子在社交媒體涌現。更多女性也開始有志于成為專業技工。95后小熊,考古學碩士畢業后從零開始學瓦工。而維修工干了二十多年的常華玉,一開始上門修灶總聽人說“怎么來了個女的?”加入到男性主導的職業領域,她們經歷了什么?又是什么,吸引她們以及越來越多女性成為藍領?
06:00
深圳瑞德林,一家年輕的科研團隊,通過突破性生物合成技術,讓昂貴稀缺的玻色因和新一代“藥王”司美格魯肽走入大眾生活。并借助數字化工具提升服務效率與品質,將客戶與產品更好地連接在一起,推動醫藥行業的共生成長。
08:32
巴黎殘奧會近日開幕。奧運賽場之外,一名退役的殘疾人運動員李陽,選擇在一片紅薯地重新上場。吃過低保,養過鴿子,擺過地攤賣字,但他最喜歡現在做帶貨主播的自己。這讓他想起年輕時賽場拼搏證明過的道理:付出努力就能贏得尊重。
18:49
去年,天津“哏都養老院”視頻火了。你可能刷到過九十歲老太給八十歲老頭上化學課的段子,或是他們“不做掃興父母”等人間清醒系列。這幫樂觀、豁達、無厘頭的老人,迅速收獲百萬粉絲。爆火一年后,我們走近這些“老年網紅”,穿過流量和段子,觀察他們的日常生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嘗試理解:這些變化,對于老人們來說又意味著什么?
14:13
易小星去年接到星爺電話,問他要不要拍短劇。距離《萬萬沒想到》首播已有十年,易小星心動了。今天,周星馳出品、易小星監制的短劇《金豬玉葉》正式完結。 我們聯系到《金豬玉葉》劇組,起初是奔著短劇精品化、電影人嘗試入局的行業趨勢去的。但跟拍到后面發現,在洶涌的行業浪潮里,沒有人可以真地辨清方向。易小星形容這次嘗試是“一場小小的革命”,很可能碰得頭破血流。到最后,我們的故事也轉向了對創作者的觀察,以及他自己的省思。
06:48
AI時代來臨,具身機器人,也就是能像人一樣交流、思考、工作的機器人,或將成為未來工業的主角。而在這場自動化浪潮背后,不斷迭代的數字助理,是先進企業升級的重要助力。
10:27
短短三年,微短劇市場增長數十倍,風口之下,資本、平臺、演職人員紛紛入局。但在“八天賺一個億”的財富神話背后,不僅有平臺算法,還有一群“小人物”演員們的影視夢想。我們來到橫店混入了一個豎屏微短劇劇組,從做群演開始,試圖接近這個備受矚目的行業。
07:20
從東方明珠到中國最高建筑上海中心大廈,上海三菱走過36載,見證并參與了中國高樓崛起。如今在智能化發展浪潮中,上海三菱又將展現怎樣的中國速度?
09:06
“十個男人九個釣,還有一個時候未到。”據統計,中國有1.4億人釣魚,只要是有魚的地方,你就能見到“釣魚佬”。俗話說“寶劍配英雄”,釣魚佬的快樂,離不開一根好的魚竿。而說到魚竿,一定繞不開山東威海,以及這座釣具之都的直播間。
22:13
餐館倒閉得越快,有一幫人就越賺錢,他們就是被稱為“餐飲收尸人”的二手餐飲設備回收商?!安惋嬍帐恕眰兏饔衼砺?,在見證無數失敗者故事、經歷了行業暴利階段以后,如今他們希望可以在這個低門檻、低風險的行當,干到退休。
00:30
00:17
00:13
00:18
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