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我們跟隨海歸碩士陳立雯來到她的故鄉河北,見證了她在鄉村艱難開展的垃圾分類試點實踐。隨后,她前往江西協助東陽鄉政府推廣垃圾分類,并首次作為導演記錄下近一年的行動。 在這場由鄉鎮發起的垃圾分類治理中,行政力量、民間智慧和村民情誼交織成曲。工作開展半年以后,東陽鄉的垃圾平均減量達50%以上,直到2021年6月,垃圾量也沒有反彈。 而陳立雯等人四年多來深入鄉村,堅持不懈的環保行動也再次提醒我們,垃圾分類不能僅僅停留在一句口號,或是一場運動式管理上。
3年前,我們跟隨海歸碩士陳立雯來到她的故鄉河北,見證了她在鄉村艱難開展的垃圾分類試點實踐。隨后,她前往江西協助東陽鄉政府推廣垃圾分類,并首次作為導演記錄下近一年的行動。 在這場由鄉鎮發起的垃圾分類治理中,行政力量、民間智慧和村民情誼交織成曲。工作開展半年以后,東陽鄉的垃圾平均減量達50%以上,直到2021年6月,垃圾量也沒有反彈。 而陳立雯等人四年多來深入鄉村,堅持不懈的環保行動也再次提醒我們,垃圾分類不能僅僅停留在一句口號,或是一場運動式管理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