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拐賣人數、跨越的時間、造成的被害人及其家庭的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失,以及被告人的主觀惡性等,都是法官考量犯罪人拐賣兒童情節嚴重程度的依據。
呂雅萱 · 09/20 16:33
被稱作“小刑法”的治安管理處罰法施行17年后迎來首次大修,許多法學專家通過各種渠道對修訂草案提出了修改意見。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沈巋表示,意見采納與否自己無法決定,但意見表達關乎公民責任。
趙孟 · 09/18 16:47
2023年中央財政對地方轉移支付規模首次突破10萬億元,龐大的資金體量周轉,一直沒有專門的法律予以規范,而是以部門規章的形式進行支配。
趙孟 · 09/15 15:44
最高法表示,根源性問題在于訴源治理推進力度不夠、一審二審質效未能充分彰顯,不宜單靠調整案件一審、再審管轄機制來解決。
張倩楠ZQN · 09/15 12:17
社會公眾和有關方面對征詢意見的法律草案提出的各種意見,包括對其中引起關注條款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機構將認真梳理和研究,提出修改完善或者妥善處理的建議。
全國人大法工委 · 09/11 19:48
新華社發布的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顯示,我國將積極研究推進環境(生態環境)法典和其他條件成熟領域的法典編纂工作。
張倩楠ZQN · 09/08 16:44
我國現行治安管理處罰法于2006年3月1日起施行,繼2012年的修改之后,今年再次迎來大修。
呂雅萱 · 09/06 19:39
2023年8月28日,國務院關于財政轉移支付情況的報告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報告明確,將進一步完善轉移支付制度,推動完善轉移支付法律制度。
呂雅萱 · 08/30 18:45
草案對相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納入處罰范圍,能夠對相關違法行為人起到充分的震懾作用。
呂雅萱 · 08/28 18:32
初犯人員占比較高,有的電詐犯罪組織甚至已經將未成年人、在校學生作為重點發展對象。
界面中國報道 · 08/25 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