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天預測,未來比較可能的前景是以色列派兵進入黎南部,建立黎以之間的緩沖區,將真主黨勢力推到距離邊境比較遠的地區。這會是黎以沖突真正的升級。
陳升龍 · 09/25 14:21
美國在賣力“拉攏”印度。莫迪在公開發言中提到QUAD并不針對任何人,淡化所謂的周邊安全威脅。
陳升龍 · 09/24 12:06
在未來的地緣沖突中,貿易供應鏈可能越來越多地成為破壞目標,軍事和情報機構會采取長期滲透對手基礎設施的形式。亞洲的小企業在制造方面擁有豐富經驗,但對跨境安全或出口管制規則知之甚少。
陳升龍 · 09/19 18:01
法官認為,該信息披露令在更大程度上符合公共利益,如隨后申請人及其所控公司掌控的英國資產被證明并非來自非法獲利,那么就可以保留。
陳升龍 · 09/12 09:27
波音新任CEO奧特伯格肩負著扭轉飛機質量問題的重任,與工會達成協議可能會有助于解決這個問題,因為改變公司文化首先要從改變對待員工的態度和待遇開始。
劉婷LT · 09/10 13:08
馬爾普斯對界面新聞表示,如果哈里斯當選美國總統,俄烏僵局還會持續多年,但俄羅斯將會一點點占領烏克蘭土地。如果特朗普獲勝,那么烏克蘭可能會被迫談判并接受嚴重削弱其國家主權的條件。
陳升龍 · 09/08 09:40
影響最大的是臨時工簽,未來不排除限制永久居民新增規模。
陳升龍 · 09/04 18:49
“在此聯合”工會最初代表美國和加拿大的底層移民及有色人種的利益,現有活躍成員30萬人,有能力影響多個搖擺州的330萬戶選民。
陳升龍 · 09/03 16:54
泰國反對派官員則指出,海外經驗所表明,政府稅收并沒有隨之增加,而且賭場經濟衍生而來的洗錢等有組織犯罪,以及個人毒癮可能催生巨大的社會成本。
陳升龍 · 09/03 12:20
分析師預計,加沙沖突可能會持續到2025年。如果爆發中東全面戰爭,無論哪一方勝出,都將傷筋動骨,包括經濟衰退、政權更迭、社會動蕩。外溢影響則包括難民增多、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通脹抬頭。
陳升龍 · 08/31 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