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文化專訪《我,厭男》作者與中文版編輯,揭曉這本小書掀起的浪潮、抵制以及法國女性主義內部的分歧。
徐魯青 · 09/14 12:16
本周關鍵詞:諾蘭、意大利文學、小說與游戲、魯迅研究、情緒勞動、法國禁書、啟蒙、法醫……
尹清露 · 09/11 11:00
“在此之前,舒適、輕松和行動自由的概念在時尚界是聞所未聞的。”
潘文捷 · 08/19 12:00
在今天,強硬地“排斥結婚”甚至“排斥已婚女性”,并不一定能讓女性過上更好的生活,反而可能忽略或者無視了其他的因素。
尹清露 · 08/15 11:00
全球氣候變化正在影響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城市到文化,從漫步街頭到觀看戲劇。而IPCC報告警告我們:“迄今為止所開展的氣候相關工作的速度、規模以及目前的計劃,都不足以應對氣候變化。”
實習記者 代科卉 · 08/05 12:03
《海妖的呼喚》雖然通過不強調性別的方式回避了“為什么沒有強大的女性力量者”這一設問的負面暗示,但它仍舊無意識地吞下了這一設問的誘餌。
代科卉 · 07/07 11:00
這種厭女的感覺究竟從何而來?當我們看完影片,除了能吐槽一句“不要靠近男人,會變得不幸”,到底還剩下什么?
尹清露 · 06/30 11:00
女性主義文藝批評思潮的出現,與當下一個重要的時代潛流密切相關:話語被認為具有維護和強化現實的強大力量,這會傷害到在現實中處于下風的弱勢群體,而我們對這種傷害正在變得越來越敏感。
林子人 · 05/26 11:00
上野千鶴子認為,為了能感受到“活著真好”,要過那種自己滿意、自己也認可的人生。達到這樣的條件,是“對自己保持誠實”。
徐魯青 · 04/07 11:00
資助是不是一種公共資源?我們應該尊重被資助女孩去當家庭主婦的“個人選擇”嗎?
徐魯青 · 03/12 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