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事件營銷的種子,并不是壞事。
壹娛觀察 · 03/28 11:12
短劇掌握流量密碼,這就像 “奶頭樂”,充分利用了人性弱點。而紀錄片作為方法,仍然存在價值。
張友發 · 01/17 10:00
“建筑這件事非常人文,需要各種聲音去參與。”
潘文捷 黃月HY · 12/01 10:30
范儉說,讀《寫作的女人危險》可以理解余秀華的種種選擇,讀到波伏瓦《第二性》的反應是“大受震撼”。
徐魯青 黃月HY · 09/12 11:00
面對發行的阻力和觀影習慣變化的觀眾,小眾院線紀錄片還需要另辟蹊徑,尋找屬于自己的受眾,找到屬于自己的生存之道。
娛樂資本論 · 08/16 09:12
比爾·蓋茨說:“在這本書里,你會看到很多人的故事,他們相信我、推動我成長,幫助我把那些‘怪癖’轉化為‘力量’。”
李彥慧 黃月HY · 06/08 11:00
老白男運動,靠紀錄片來救?
體育產業生態圈 · 04/15 13:47
《裸泳》并非是“迎接新生”的童話故事,更像是一個人學著如何在游泳時呼吸,而生活總是好一點又壞一點。
尹清露 · 01/17 11:00
你擁我擠,市場又一次熱鬧了起來。
文娛商業觀察 · 12/20 11:13
古道爾博士酷愛自然,也目睹了人類破壞環境所造成的危險、不公、物欲、種族屠殺。她提出自己對這些危險的獨到見解,并高度贊揚了為地球新生而奮斗的人們。這些人就是她所說的“希望的理由”。
珍·古道爾 · 10/18 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