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人們在懷舊中掙扎,在逃離時迷茫。
徐魯青 黃月HY · 12/30 11:00
請查收2024年最后一期文化周報。這份周報也可以算作界面文化年末盤點系列的一部分,帶我們從政治選舉、文化風潮和網絡生態這三個角度回望這一年。
王鵬凱 黃月HY · 12/28 11:00
職場類綜藝節目卷學歷可以理解,為什么戀綜也卷起了學歷?
潘文捷 李雨桐 黃月HY · 09/22 11:00
社交媒體并不是一面如實反映世界的鏡子,而是一個會扭曲用戶對自我和他人認知的棱鏡。這種扭曲會讓用戶形成錯誤的自我身份認同和虛假政治極化,從而變得越來越極端。
劉海龍 黃月HY · 04/19 11:00
“社交媒體對政治極化具有重要影響,而社交媒體的巨大悲劇在于,它使我們誤讀社會環境的傾向更加嚴重。”
林子人 黃月HY · 03/14 11:44
在觀看電影、音樂會和戲劇表演時,都有不少人因害怕錯過重要時刻而擱置當下的體驗,頻頻拍攝照片或視頻以作為某種“在場證明”。
尹清露 孫楊 黃東婕 黃月HY · 03/05 11:00
女性為什么總是想成為什么,女性的理想人生范本為什么在不停變化,歸根結底可能就是這樣——你無論選擇哪條道路,都會發現這條道路并不是完美無缺的,所以大家總是在不停地猶疑和轉換目標。
林子人 黃東婕 黃月HY · 03/03 12:00
“賣慘”故事有劇本、3000元造“留學歸國大小姐”......當真你就輸了。
鏡觀臺 · 10/20 11:30
“群眾觀念兩極分化嚴重,會擴大社會的政治分歧,讓社會危機難以解決,助長虛假信息和陰謀論的傳播。我們的去極化框架可以提供一種解決方案。”
創瞰巴黎 · 08/20 10:56
尼爾森的一項報告調查了英國年輕人(14-25歲)的讀書和買書習慣。結果顯示,YouTube是年輕人在線發現書籍的最主要渠道(34%),使用TikTok的受訪者占比32%,使用Instagram的占比27%。
實習記者 宋珂欣 · 08/12 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