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勞動過程的不踏實,更讓人不安的,是樂趣與夢想的不踏實。面對文明過度的市民與常識距離太遠的生活,故事里的進城務工者時而透露出不適與天真,時而掩飾不住懷疑。
董子琪 · 10/13 10:30
桑格夫人生育節制思想的被接受或被排斥,都說明了,一種思想的命運,確實常由思想之外的事物來決定。
馬姝 · 09/27 10:00
我們理想的可能性就像陽光下的雪一樣消融掉了。我們分道揚鑣,在各自選定的路上走下去。既然如此,那么是否從一開始就不該有什么夢想?答案是,不。
卡洛·羅韋利 · 09/13 10:20
用監控手段敦促員工努力工作看似對雇主有利,但種種研究揭示了,毫無意義的工作和日益嚴苛的監管手段會給雇主和員工帶來雙輸的局面。
林子人 · 08/09 12:00
在足球與極限飛盤場地之爭背后,我們也能以管窺豹,看到歐洲足球與美國體育觀念上的差異、商品美學之下的主流與反叛話語,以及飛盤所反映出白領的自我身份塑造與認同。
小魁 · 08/05 10:30
了解消費者是如何被制造出來的,為我們解讀“雪糕刺客”現象提供了重要的社會文化背景。
林子人 · 07/21 10:30
在文明與帝國的思想畫廊里,詹尼弗·皮茨的《轉向帝國》重新發現了斯密——一個偉大卻又受到長久忽視的文明帝國構想者,一位用心思索文明變遷,乃至文明之本源與普遍秩序的政治哲人。
康子興 · 06/15 11:00
“如果我們認真想想自己因何憤怒,想想什么需要改變,就有可能帶來怎樣的改變。”
麗貝卡·特雷斯特 · 06/11 11:00
“被邊緣化的動物們,不得其所的命運若要有所改變,還有待更多人愿意了解,”在《它鄉何處》一書中,黃宗潔將城市空間視為思考動物議題的開端。
黃宗潔 · 05/17 09:30
將婦女本身的處境重新置于這一論爭的核心位置,超越一切基于意識形態的論辯與博弈,真正走進個體的經驗領域,是人們理解墮胎這一文化問題的重要一步。
林柳逸 · 05/14 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