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人口、經濟學者表示,勞動年齡人口下降疊加人口規模負增長因素,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可能更為深遠。
趙孟 · 02/03 07:00
去年以來,除了北京,廣州、成都、蘇州、無錫、南寧、南京等多地也曾發文或試點鼓勵“商業外擺”經營模式。
程大發 · 02/02 18:21
中國疾控中心表示,我國大部分人群體內已存在高水平中和抗體,對CH.1.1存在一定的交叉保護作用,CH.1.1短期內不會引起本土大規模流行。
張倩楠ZQN · 02/01 16:23
對生育行為起決定作用的仍是個人選擇,外部政策對女性是否選擇非婚生育的影響十分有限,取消生育登記對結婚的要求,不會導致非婚生育數量增加。
趙孟 · 02/01 09:40
隨著各地平穩渡過感染高峰,2023年春季學期返校日期即將到來,這也是新冠疫情“乙類乙管”后的首個開學季,目前多地已安排學校分批錯峰開學,并發布學生返校防疫要求。
張倩楠ZQN · 01/31 17:14
此前故宮博物院也曾在廈門等地采取設立分館等方式將館藏文物分類分批展出,而興建北院區,則標志著該院躊躇十年的“分身”戰略終于啟動。
程大發 · 01/30 18:07
監測數據顯示,本輪疫情主要還是以BA.5.2、BF.7為主要流行株,目前沒有監測到其他優勢病毒株。
張倩楠ZQN · 01/30 17:25
我國本輪疫情在2022年12月下旬達到高峰,其后不斷下降,各省走勢基本相近,城鄉也基本同步,門(急)診人數、在院重癥人數、在院死亡人數均呈現下降趨勢,至1月下旬全國整體疫情已降低至較低水平,醫療救治壓力進一步緩解。
張倩楠ZQN · 01/30 13:48
據了解,震中20公里范圍內人口極其稀少,目前未接到人員傷亡或房屋倒塌相關警情。
界面中國報道 · 01/30 09:33
在消費主義時代,旅游城市的消費環境是比自然風光更重要的“硬”實力。忽視了這一點,再美的風光也可能留下陰影。
朱昌俊 · 01/29 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