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3日至29日,上海兩會隆重召開。今年適逢“十三五”開局之年, 上海正處在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的攻堅階段。上海兩會的召開,將凝聚各方智慧,落實發展理念,為下一步上海市的發展、創新和政府轉型奠定總的基調。
1月29日下午,本屆上海市人代會最后一次全體會議表決新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上海是全國最早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地區,據上海老齡科研中心的預測,至2020年,上海老年人口總數將超過500萬人。
近兩日,《上海市天使投資風險補償管理暫行辦法》引發網友關注。該政策可對投資機構投資種子期和初創期的科技型企業所發生的實際投資損失給予風險補償。
委員建議,再次進行全面的農田質量檢查,重點是對土壤的重金屬如鉛、鋅、汞、鉻、鎳、砷等污染情況進行檢測。
上海市人民檢察院2015年立案偵查貪污賄賂案件363件428人,瀆職侵權案件38件48人。
委員建議在諸如事業編制、薪酬體系、博士后管理等高等教育發展中亟待改革的方面,上海應先行先試,率先釋放改革紅利。
上海市全年法官人均辦案數為187件,同比上升17.3%,意味著一位法官約1.3天就能辦理一件案子,案多人少矛盾依然突出。
屠海鳴建議,應進一步修訂完善現有的針對房地產經紀行業的法律法規,適當提高房地產經紀行業的準入門檻,此外,要改革現有的傭金制度,建立營業保證金制度。
提案認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應包今全民性、基本性、法定性、強制性四個原則,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可對不同群體劃定分級的繳費方式和系數;保險應覆蓋至最基本的醫療照護服務,超出基本之外的醫療照護服務,由市場來配置。
2012年6月開始,上海暫停了非滬籍單身人士在上海市的購房資格,非滬籍單身人士,無論在上海居住多久,納稅多少年,均無法在上海購買固定住所。上海市政協委員胡光今年提交議案,建議取消這一政策。
劉小兵指出,上海市政府在努力做到形式上的全面和公開,但要做到實質上的規范、透明,后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上海市政協委員張潤斌指出,中國網民信息安全狀況研究報告顯示,我國有84.8%的網民遇到過信息泄露,平均每人遇到2.4例信息安全事件。
上海市婦聯調查顯示,不管是70后還是80后,家庭糾結最主要的原因是經濟負擔、兒童照料和女性職業發展三大壓力。
委員提出,與兄弟城市定位于互聯網、工業4.0相比,提議上海將科技創新重點定位生命科學和它引領的健康醫藥產業。
韓正指出,現在高校整個管理體制,目前很多是參照行政管理模式,不完全符合教育發展的規律。他認為高校管理體制應符合這教育發展規律,要探索擴大高校的辦學自主權。
上海市政協委員丁佐宏說,上海要成為國際貿易中心的商業中心,最好的辦法就是早日實行商品退稅政策。
上海市政協委員金亮在“推進結構性改革,提高經濟質量和效益”專題會議上建議,為小微企業研究靈活的用工制度,包括社保緩交、短時工作制、賠償責任減免等。
姜麗萍解釋,集成創新可以分解成集成加創新,目的是在尋求要素的最佳配合和優化組合當中起到1+1>2的效果。
在25日上午召開的專題會議上,每位發言的委員只有8分鐘時間發言,委員們爭分奪秒搶發言。
在陸小聰看來,上海的體育完全有可能利用上海的人才技術和政策優勢,運用社會化、市場化的機制在創新體育運行方式等方面,在全國率先有所開拓,成為體育改革發展的排頭兵和先行者。
大浦東、大虹橋均為上海21世紀發展的動力,要引領上海走向世界,大虹橋承擔上海西部轉型升級、創新跨越,帶動長三角區域發展。
面對日益嚴重的老齡化趨勢,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市外辦副巡視員景瑩建議,應結合現有醫療保險制度,對生活能力受限的老人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提高老年人對養老需求服務的購買力。
今年1月1日起,《上海市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多年來,不少代表、委員都在兩會上呼吁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針對“月嫂”、“育兒嫂”有相關資格證,老人看護人員卻沒有行業證書的現狀,錢菊英認為,可以借鑒育嬰培訓制度,對老年護理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
2016年上海市政府預算收入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各有多少?支出方面又有什么安排?其中“三公”經費是多少?
上海兒童看病難的問題仍然日益突出,看一次病等候5、6小時成常態,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兩會代表委員們都在關注兒科告急問題。
在1月24日開幕的上海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上海市市長楊雄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上海將在“十三五”期間完善廉租住房、共有產權房、公共租賃住房和征收安置房“四位一體”的住房保障體系,2016年新增保障住房5萬套。
關于兒科看病難的問題,上海市市委書記韓正在上海市兩會上表示,這個問題在“十三五”要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