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訂閱
制造業PMI連續三個月位于擴張區間,證監會擴大互換便利參與機構范圍……以下是界面新聞整理的12月31日宏觀要聞、機構觀點和財經數據。
“內卷”成為中國幾乎所有行業的現實困境。2024年,整治“內卷式”競爭也首次成為中央層面的重要議程。
12月,中國制造業PMI較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至50.1%,但仍連續三個月保持在榮枯線以上水平。
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常務理事王小魯表示,即便在看似充滿機會的領域,企業也應保持謹慎,深入調研,分析數據,理性判斷形勢和發展趨勢,再做出投資決策。
泰拉規則未完全退出美聯儲政策框架。
2029年數據產業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將超過15%,杭州將出臺打造“賽會之城·購物天堂”三年行動計劃……以下是界面新聞整理的12月30日宏觀要聞、機構觀點和財經數據。
分析師還預計,明年投資結構和方向將有所優化,高“含金量”的項目會更多。
11月工業利潤降幅收窄至7.3%,國家發改委正式設立低空經濟發展司……以下是界面新聞整理的12月27日宏觀要聞、機構觀點和財經數據。
專家認為,新規表明專項債正在逐步與一般債并軌,成為地方政府籌集資金、支持公益性項目的重要金融工具。
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0.5%,上月為下降0.2%,增速連續兩個月回升。
世界銀行上調今年中國GDP增長預期,最高法將完善涉數據不正當競爭等新類型案件裁判規則……以下是界面新聞整理的12月26日宏觀要聞、機構觀點和財經數據。
從成本法核算轉向市場租金法核算,可以更準確地衡量居民自有住房對經濟的貢獻。也有助于完善我國住房租賃市場,促進租房市場的健康發展。
用作資本金擴圍的領域主要集中在“新基建”和城市更新(舊改、棚改、城中村改造)兩大方面。
央行大幅縮量續做MLF ,增值稅法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以下是界面新聞整理的12月25日宏觀要聞、機構觀點和財經數據。
在部署2025年主要任務時,國資委首先提到,加大拓市增收、降本節支力度,切實改善經營性現金流。
接受界面新聞采訪的十位首席經濟學家認為,2025年中國GDP有望實現4.7%左右的增長。
發改委規范地方政府特許經營,財政部稱2025年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以下是界面新聞整理的12月24日宏觀要聞、機構觀點和財經數據。
包括提高財政赤字率,安排更大規模政府債券,大力優化支出結構,持續用力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和進一步增加對地方轉移支付。
深圳發布全國首個即時配送經營者合規指引,特朗普贊成TikTok繼續在美運營……以下是界面新聞整理的12月23日宏觀要聞、機構觀點和財經數據。
“鑒于中國各部門資產負債表均未出現真正意義上的收縮(即債務負增長),加上資產縮水尚處正常范圍以及經濟保持韌性且實現恢復性增長,我們認為中國并未發生資產負債表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