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3年,正力新能合計虧損27.1億元。
該公司去年磷酸(錳)鐵鋰、鈉電正極材料業務的營收同比漲超12倍。
中韓動力電池市占率差距首次突破50%,力拓躋身全球第三大鋰生產商。
大圓柱電池被億緯鋰能認為是動力電池市場未來的主流技術,寶馬和特斯拉也持同樣觀點。
“中國企業在海外,需要重視品牌和服務意識,更要學會團結。”
去年,其下游鋰電池業務比重創有記錄以來新高。
海外業績是一大亮點,其去年國際銷售收入達到120.08億元,同比增長53.14%。
增資款項主要用于永祥股份償還金融機構負債、補充流動資金等。
中科海鈉發布鈉離子電池商用車解決方案,海辰儲能沖刺港股IPO,日播時尚擬斥資14.2億元跨界鋰電。
碳市場的整體設計構建將從碳強度控制過渡到碳總量控制,這是配額分配機制的主要發展方向。
這是該公司自上市以來虧損最多的一年。
累計虧損達38億元。
科陸電子四年累計虧損17.4億元,其中去年虧損額為4.6億元。
或與其電池化學品業務近年來的疲軟相關。
淡水河谷也將高度專注于發展銅鎳等能源轉型金屬業務。
油價過低可能會影響美國的油氣產量,而煤電的地位早已被氣電替代。
光伏底部周期比預期的更長。
全體執行董事年薪在2023年高達1.88億元,去年降至0.16億元。
寧德時代正在以換電業務為入口開辟一片新天地。
此次《意見》的亮點主要體現創新核銷機制和強化需求側調控兩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