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改革一定是最優解決方案,但短期要重視投資對穩定宏觀經濟的重要意義。
貨幣條件的約束因素和傳導環境改變了。
目前實施的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一方面規模較小,力度有待提高,另一方面沿襲了行政主導的政策實施方式,從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政策效力。
雖然美國經濟是否進入“滯脹”尚不確定,但美聯儲利率政策受到的干擾因素已經開始增多。
美國本身的周期效應決定了它已經從前期相對周期高點向下降期進行邁進,美國股市和金融市場的大調整,標志著很可能美國衰退會加速。
對政府來說,有限的公共資源投向決策應注重社會公平,即確保全體國民在早期階段獲得足夠的健康、教育和認知能力,確保沒有一個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在學會如何解讀智能機器的同時,也要學會如何確保它們對我們安全,這兩項使命要雙管齊下。
2025年的政策路線圖已經十分清晰,并會貫穿今后2-3年,如果各項政策能夠如期快速到位,內需缺口有望以更快的速度得以修復。
“零工保障”、“技能提升”和“公平分配”是關鍵。
美國的對等關稅政策是對多邊貿易體系的侵蝕。當前,全球經濟復蘇本就脆弱,更需要各國堅守開放包容的初心。
“實施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指引”、“建立國有企業履行戰略使命評價制度”關系到國企履行戰略使命的質量。?
本次CPI預期目標的調整,客觀上提高了貨幣政策空間運用的靈活性。
面對特朗普不斷升級中美貿易戰的舉動,這些利用全球價值鏈在中國市場上賺得盆滿缽滿的美國企業,都將是中國進行反擊時可以打的牌。
華生認為,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經常被并列提起,但這兩個概念并不對稱,經濟學上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角度。
長期來看,經濟增長模式必須從投資驅動轉向消費驅動,但考慮到一些短期約束,財政刺激和投資的重要性仍不可忽視。
唐大杰認為,現行的“五險一金”對大部分靈活就業者而言“只有口惠并無實利”,而騎手們需要的交通安全、健康醫療保障仍然不足。
CPI轉正不意味著擺脫了價格低迷。
凱投宏觀認為,近日的事件表明,冷戰初期建立的跨大西洋聯盟可能正在結束,歐洲正從美國集團中分裂出來,但是完全形成“第三個超級大國”的可能性目前來看并不大。
為新業態靈活就業補齊社保短板勢在必行,問題是采取何種方法。需根據不同風險、不同險種,采取不同的思路。
中國人民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長護險政策可提高城市勞動者延遲退休意愿7.7至8.8個百分點,計劃退休年齡平均延后0.8至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