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英財商業 顧天嬌
如果一款藥物能在18個月里,讓你減重30斤,且這款藥能夠幫助控制血糖、降低心臟病風險,你是否會心動?
目前,醫藥巨頭禮來(LLY.N)和諾和諾德(NVO.N)均已研發出具備以上療效的減肥藥,隨著藥品的上市大賣,兩者雙雙迎來股價巔峰。
今年以來,禮來股價上漲了51%,市值達到5256億美元;諾和諾德上漲了37%,市值達4175億美元。
面對廣闊前景,國內企業如華東醫藥、仁會生物、復星醫藥、甘李藥業、愛美客、聯邦制藥等也已積極布局。
值得關注的是,禮來、諾和諾德相關產品的減肥適應癥在中國市場尚未獲批,國內的減肥市場還是一片待開發的洼地,這些企業誰的研發上市進度更快、誰就能獲得先機。
01、減肥神藥:諾和諾德VS禮來,諾和諾德目前是減肥領域的藥王
諾和諾德目前有兩款在售的“減肥神藥”,一個是利拉魯肽(Liraglutide,商品名:Saxenda),還有一個是司美格魯肽(Smeglutide,商品名:Wegovy)。
根據諾和諾德公布的2023年上半年財報,利拉魯肽與司美格魯肽用于減重的總銷售為181.48億丹麥克朗,約合26.8億美元,同比增長158%。
其中于2021年在美國獲批上市的Wegovy最廣為人知,這主要得益于“全球網紅”馬斯克在社交平臺上的發言,同時這款產品已經成為美國名人圈的減肥新寵。
僅僅Wegovy在2023年上半年的銷量就高達120.81億丹麥克朗(約合17.81億美元),同比增長367%。
另外,諾和諾德8月8日發布的試驗數據顯示,Wegovy將嚴重心臟疾病的風險降低了20%,這一結論更是將市場的熱情推向高潮,當日公司股價上漲17%。
利拉魯肽與司美格魯肽都屬于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
GLP-1受體廣泛分布于全身多個器官或組織,除胰腺外還包括中樞神經系統、胃腸道、心血管系統、肝臟、脂肪組織、肌肉等,通過激活GLP-1受體,可以刺激并增強胰島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并能夠延緩胃排空、抑制食欲、增加飽腹感,從而達到降低血糖,減肥等作用。
因此,除了減重以外,利拉魯肽與司美格魯肽更多是被用于2型糖尿病(T2DM)的血糖控制。
下表為諾和諾德兩種產品的適應癥、上市情況:
從上市時間來看,諾和諾德用于減肥的Saxenda,2014年即在美國獲批,而Wegovy在2021才于美國獲批,但從銷售額來看,Wegovy在2022年銷售額達112.99億丹麥克朗(約合16.00億美元),已經超越Saxenda的106.76億丹麥克朗(15.08億美元)。這主要是因為后上市的Wegovy每周給藥一次,而Saxenda需要每天給藥,同為注射劑,Wegovy顯然更為便利。
Wegovy火熱到什么程度?雖然這款藥原本是用于BMI(身體質量指數)達到一定標準的肥胖患者使用,但在無數愛美人士的追捧下,已經是一支難求,排隊等貨約需3個月,有些人甚至會去找渠道購買其兄弟藥品Ozempic來注射,這也導致目前糖尿病患者用藥緊缺。
相比于諾和諾德依靠利拉魯肽與司美格魯肽在減肥領域瘋狂斂財,禮來的產品替爾泊肽進度稍慢。目前禮來的替爾泊肽在全球范圍內還沒有獲得減肥適應癥的批準,只是用于糖尿病領域。
業界有觀點認為,替爾泊肽的減重效果要優于諾和諾德的司美格魯肽。根據禮來4月份的臨床試驗結果,其15mg替爾泊肽組的受試者在72周后體重平均減輕約15.6kg,10mg組的受試者平均減重約13.5kg,減重數據和司美格魯肽的實驗數據不相上下。如果禮來的替爾泊肽獲批減肥適應癥,將成為司美格魯肽的重要競爭對手。
02、前景超越癌癥藥PD-1,作為相對安全的減肥藥,全球市場空間超500億美元
根據摩根士丹利估算,到2030年,肥胖領域GLP-1類藥的市場規模預計超過540億美元,有望超過癌癥治療領域的PD-1/PD-L1成為全球市場規模最大的藥品。
同時它還預測,中國減重藥物市場規模有望于2030年達到149億美元。
這個結果并不算夸大,就拿Wegovy來說,其效果顯著,價格也是不菲,注射Wegovy每月的花費高達1350美元,如果要實現減重15%的效果,預估要花費18900美元,折合人民幣13.78萬。
中國有多少肥胖人口?
8月17日,《中國肥胖患病率及相關并發癥:1580萬成年人的橫斷面真實世界研究》報告發表于權威學術期刊Diabetes,ObesityandMetabolism(IF:5.8)。報告指出,按照我國超重和肥胖的BMI分類標準(肥胖定義為≥28kg/m2,超重定義為24~28kg/m2),1580萬成年受試者中超重人群占比34.8%,肥胖人群占比14.1%。
假設按照目前中國14.2億人口估算,34.8%的比例下,約有4.94億人超重,2億人屬于肥胖。
如果肥胖人群中有5%,即1000萬的人愿意拿出1萬元買藥用于減重,那也是千億人民幣的市場空間。
之前減肥藥在我國并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一方面國內獲批的減肥藥物很少、唯一獲批的減肥藥物是奧利司他,選擇余地小,另一方面減肥市場群魔亂舞,用藥風險較高,所以多數人并不敢隨便用藥,實際上對減肥藥的需求沒有得到釋放。
從醫院醫生以及社交平臺用戶的反饋結果來看,GLP-1類藥物嚴重副作用發生率較小,常見的有胃腸道反應大、胃脹、上吐下瀉、停藥后體重反彈快等副作用。在一些醫學雜志上,則有研究認為司美格魯肽的使用有導致甲狀腺疾病的風險,另外患者的心理健康可能會受到影響,比如抑郁、精神欠佳等。
不過,相比于肥胖帶來的心血管病風險,這些副作用并不算危害大,而對于一些愛美人士來說,這些副作用就更是不值一提了。
03、中國市場藥企進度對比,兩家中國公司有望率先實現商業化
超過千億人民幣的中國市場,沒有一家公司會不心動,那么誰能先人一步吃上蛋糕呢?
據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信息,目前禮來(LillyandCompany)的替爾泊肽已經申報在中國上市,此次申報的適應癥為,用于在低熱量飲食和增加運動基礎上改善成人肥胖或伴有至少一種體重相關合并癥的超重患者長期體重管理的注冊申請,8月21日正式獲得受理。
更早之前,諾和諾德(NovoNordiskA/S)就已提交申請,目前還在接受審核階段。除了這兩家海外企業,國內藥企的進度也不可謂不快。
7月4日,華東醫藥(000963.SZ)公告,其申報的利拉魯肽注射液減肥或超重適應癥的上市許可申請已獲國家藥監局批準。這是國內首個獲批用于減肥的GLP-1類藥物。
緊隨其后的是仁會生物。7月27日,由仁會生物申報的貝那魯肽成為國內首款獲批減重適應癥的原創GLP-1新藥。
早在2020年仁會生物曾提交IPO申請,但2021年又因為銷售費用過高等原因撤回申請,原擬募資的30億元打了水漂,根據當時的上會資料,仁會生物尚未實現盈利,到如今其盈利能力和現金流如何,在貝那魯肽商業化的路上是否會慢人一步還未可知。
相比之下,早早上市的華東醫藥,旗下醫藥工業、醫藥商業、醫美和工業微生物四大業務板塊都實現正向增長,2023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3.85億元,同比增長12.02%;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14.27億元,同比增長12.24,實力更為雄厚一些。
另外,GLP-1受體激動劑的研發主要有兩個趨勢:一是從注射到口服,增加便利性;二是從單一靶點到與其他靶點聯用,以提升減肥效果。
這兩個方向上,華東醫藥都有布局。其目前在研的GLP-1產品還包括口服小分子GLP-1受體激動劑HDM1002片和TTP273、雙靶點激動劑HDM1005及SCO-094、長效三靶點激動劑DR10624等多款產品。華東醫藥同時也在布局司美格魯肽管線,目前處于I期臨床驗階段。
其中,DR10624開展中國臨床試驗申請已于今年7月31日獲批,適應癥為超重或肥胖人群的體重管理。這是全球首創的一種靶向GLP-1受體、GCG受體和FGFR1c/Klothoβ的長效三靶點激動劑。
其他藥企研發進度方面,恒瑞醫藥的諾利糖肽、先為達生物的Ecnoglutide,復星醫藥子公司萬邦生化的利拉魯肽都已進入臨床III期臨床階段。
動作慢點的,如愛美客子公司諾博特生物布局的利拉魯肽處于I期臨床階段;港股上市公司聯邦制藥子公司聯邦生物科技(珠海橫琴)在研的司美格魯肽注射液體重管理適應癥的藥物臨床試驗獲批開展臨床。
綜合來看,GLP-1類藥用于減肥適應癥方面的產品進度方面,第一梯隊的華東醫藥最為領先,最有可能率先實現商業化,其次是仁會生物,產品已經獲批,即將上市;第二梯隊是諾和諾德、禮來,均已提交審批,就等審批通過后上市;第三梯隊的恒瑞醫藥、先為達、復星醫藥等公司目前離藥品商業化還有一段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