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曠
隨著互聯網流量紅利逐漸消退,阿里、抖音、騰訊、拼多多、快手、小紅書等各賽道玩家,為了尋求新的增量,紛紛“卷”向本地生活,開始入侵美團的腹地。然而,哪怕巨頭環伺,美團仍然展現出了其獨特的競爭力,長期圍獵之下,美團的護城河依舊十分穩固,而這從其近期發布的財報中就能窺探一二。
日前,美團發布了截止6月30日的2023年第二季度業績報告。財報顯示,2023年第二季度,美團凈營收為679.65億元,同比增長33.4%,實現了超預期增長;經營利潤為47億元,同比實現扭虧為盈,經調整后凈利潤為76.6億元,同比增長272.2%。美團本季度業績表現如此出色,與其基本盤的迅猛增長和新業務的向好發展不無關系。
基本盤穩固
眾所周知,美團的本地商業業務(包括餐飲外賣、到店酒旅、美團閃購、民宿以及交通票務)作為美團的核心業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美團整體經營業績的良好表現,自然離不開其核心本地商業業務的強勁增長。財報顯示,2023年第二季度,美團核心本地商業業務營收同比增長39.2%至512億元,經營溢利同比增長34.8%至111億元,經營利潤率為21.8%。而美團核心本地商業業務的漲勢喜人,則主要是源于餐飲外賣等各項細分業務的增長。
一來,隨著消費持續復蘇,美團餐飲外賣業務迎來強勁增長。如今,消費者對購物便捷性和時效性的需求不斷提高,而外賣能更好地滿足不同價格帶用戶的不同需求,因此,美團外賣月訂單量一直在不斷突破。而美團為了更好地為用戶服務,一直在不斷拓寬即時零售的場景和豐富度。財報顯示,今年二季度,美團即時配送交易筆數同比增長31.6%至54億單,而美團外賣季度新入駐商家數量同比增長超過一倍,其中品牌商家增速尤為強勁。
二來,境內旅游行業的持續回暖,使得美團的到店酒旅業務持續攀升。隨著國內旅游業逐漸恢復,消費者對于出游和住宿的需求也變得十分旺盛,因此,美團到店酒旅業務在二季度有了較好增長。而且美團通過對酒店間夜+餐飲/景點/門票/本地旅游進行優化,也帶來了更大的協同效應。財報顯示,2023年第二季度,美團到店業務(到餐、到綜、酒旅)的總交易額同比增長超過120%,高品質供給進一步豐富,年活躍商家數及年交易用戶數亦創下新高。
三來,消費者對零售服務需求大幅反彈,助力美團閃購有了出色表現。當前美團閃購線上產品滲透率進一步提升,同時也覆蓋了更多地理區域。越來越多的區域品牌、新品牌加入美團閃購。財報稱,在二季度眾多假日消費及營銷活動的刺激下,電子產品和家電產品在二三線城市的線上滲透率日益加快,日用品、美妝個護以及母嬰產品等品類都出現明顯增長。美團閃購年活躍商家數同比增長30%,美團閃購日訂單量峰值于本季度再次突破1100萬單。
新業務向好
美團旗下“核心本地商業”板塊對其營收的貢獻毋庸置疑,但美團“新業務”板塊(美團優選、美團買菜、餐飲供應鏈(快驢)、網約車、共享電單車、充電寶、餐飲管理系統等業務)同樣表現不俗。財報顯示,2023年第二季度,美團新業務分部收入同比增長18.4%至168億元;該分部經營虧損同比收窄23.5%至52億元,經營虧損率環比改善至31.0%。而美團新業務之所以表現向好,其中的原因不言自明。
比如,美團優選運營效率較去年同期有了顯著改善,也為業績提升做出了一定貢獻。據了解,美團優選內部正密集調整組織架構與管理方法,從供應端、采購端再到消費者端多方位發力,更大程度上做到商品的差異化,深耕顧客心智。財報顯示,2023年第二季度,美團優選交易額和收入繼續同比增長。另外,截至6月底,美團維持了行業領先的地位,累計交易用戶數已達4.7億,現有用戶的交易頻次也有所提升。
至于其他新業務,大多數在提高運營效率和財務業績方面取得了良好進展。具體來看,今年第二季度,美團買菜業務錄得穩健同比增長,并取得更高的市場份額,標品及自有品牌的交易額占比持續上升。而為應對炎熱天氣,美團在冷鏈和物流方面也做出了調整,擴大了冷鏈物流和智能倉儲的覆蓋范圍,取得了行業領先的履行效率。美團共享單車業務歷史上首次實現了正營業利潤,B2B食品分銷營業利潤率也在持續改善。
事實上,在核心業務以及新業務大幅增長的同時,美團也在加快尋找新的增量市場。5月21日,美團就宣布在中國香港地區推出全新外賣平臺KeeTa,并于第二日8點正式上線運營。據了解,KeeTa在香港采取逐步擴區策略,人口密集的旺角及大角咀地區為落地首站,隨后將逐步拓展新區,計劃在今年以內完成全港覆蓋。
多舉措助力
正是基于基本盤的持續穩固,新業務的一路向好,美團的整體業績表現才會如此亮眼。可以說,美團二季度的盈利是基于新老業務“雙驅動”帶來的。只是,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深耕已久的老業務還是布局較淺的新業務,二者增長的背后都離不開美團各種利好策略的支持。
首先,美團加強供給、優化補貼,更好地滿足了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比如,美團除了快遞員供應充足之外,還于最近推出了新一代無人機,其自動配送車也新增了更多場景,得到了更廣泛的應用,這意味著美團在現代城市建設端到端配送網絡方面又向前邁出了一步。另外,美團在一季度后,還采取了加大團購券折扣率、給予商家費用減免等多種舉措,來正面應對抖音的競爭。
其次,美團持續聚焦本地直播,用數字化營銷手段來促進銷售的轉化。面對抖音等平臺在本地生活領域的強勢表現,美團也在自身平臺上線了直播入口。直播業務的不斷增長,也讓美團在餐飲、娛樂、酒店等多個方面帶給了消費者更多的選擇。而試水直播后,美團在“直播帶貨”能力方面得到了市場的認可。財報顯示,今年二季度,美團外賣推出月度營銷活動“神券節”,其中本地直播帶動海底撈新客周同比增長179%,絕味鴨脖新客周同比增長69%。
最后,美團深入落實“零售+科技”戰略,不斷提升了用戶的服務和消費體驗。二季度,美團繼續圍繞“零售+科技”戰略,著力打造全新的營銷場景與服務場景,美團零售大屏、全鏈路的數字化系統、美團智能配送站、無人機、自動配送車等都是用科技推動本地商品零售及服務零售的效率提升。財報顯示,二季度美團繼續深入推進“零售+科技”戰略,持續加大對于國內消費市場的投入力度,研發支出同比增長至54億元。
繼續披著荊棘前行
在補貼、直播、科技等多項舉措的加持下,美團在繼續發揮著即時零售和“吃住行游購娛”等各類場景供給優勢的同時,也建立起了更高的行業壁壘。只不過,想要真正聚焦于滿足本地用戶的消費需求并不容易,一路穩步向前的美團也還要面對許多挑戰。
一方面,美團最為主要的餐飲外賣和到店酒旅等業務都面臨著很大的競爭壓力。美團所在的本地生活賽道蘊含著巨大的潛力,吸引了諸多玩家入局。以抖音為例,從目前來看,抖音外賣業務的進展雖然緩慢,對美團外賣造成的影響較為有限,但其到店業務的沖擊不容忽視,而到店類業務是美團的利潤基本盤,抖音的攪局會對美團利潤基本盤產生直接的沖擊。另外,與抖音娛樂屬性十分契合的到綜業務,以及有著高客單價的酒旅業務都是抖音的主要發力點,未來與美團的競爭也將會進一步加劇。
另一方面,隨著疫情消退,“宅家經濟”也逐漸退坡,以美團優選、美團買菜為代表的新業務的增長將會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減緩。受疫情影響,消費者都有著較高的“囤菜”需求,因此,無論是美團團購還是美團買菜,都深受消費者青睞。然而,隨著疫情消退,線下購物也變得更加便捷起來,人們對于線上買菜的需求開始相應減少,而且夏季生鮮食品更易損耗和更高的冷鏈配送成本也容易拖累利潤,這些都將會在美團買菜和美團團購的業績上反映出來。
總的來說,美團雖然在本季度實現了貨真價實的超預期增長與趨勢性變好,但其未來發展中遇到的競爭和挑戰仍舊不能忽視。值得期待的是,本地生活服務目前仍然有著很大的增長潛力,而隨著美團的進一步滲透,以及對商家和用戶的進一步拓展,相信在未來,美團想要繼續保持高增長也不是什么困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