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上午,2023世界清潔能源裝備大會·風電核電裝備產業鏈創新發展高峰論壇舉行,探索風電、核電裝備強鏈補鏈方向,剖析重點任務,促進我國從電力裝備大國向強國邁進。原機械工業部副部長孫昌基致辭,德陽市委副書記羅文全出席。機械工業北京電工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副會長郭振巖主持。

核電作為一種清潔能源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能源組成。核能綜合利用前景廣闊,在支撐中國“雙碳”目標實現過程中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核能綜合利用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我國核電關鍵裝備自主化、國產化水平也穩步提高,核能裝備制造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與會專家和嘉賓圍繞主題,風電裝備產業鏈、核電裝備產業鏈鍛長板,展望成套裝備系統集成和風電關鍵零部件、核島裝備、常規島裝備等領域核心技術攻關的創新方向,探討提升產業鏈安全自主可控水平路徑。
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葉奇蓁、中國核動力設計院核電總設計師張富源、東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核能事業部總經理但軍、國機重型裝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姜濤、上海中廣核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永濱、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總經理于海波、SGS風險管理解決中心中國區總經理岳慶松、達索系統大中華區首席技術官趙文功分別以《核能與核電裝備》《核島裝備強鏈補鏈重點方向》《以核電裝備制造業集群助力我國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致力高端基礎材料研究與應用 護航核能裝備產業鏈安全高質量發展》《數字化、智能化時代核電DCS前沿技術趨勢探索》《風電軸承現狀與展望》、《新能源行業應對ESG的機遇與挑戰》《基于新一代數字化技術的風電裝備協同研發應用》為題作了主題演講。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專家委主任、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資深顧問,中國核學會常務理事,核動力分會理事長葉奇蓁認為,核能是保障能源安全、實現減排承諾的重要選擇。
當前,核工業在我國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進程中,面臨著由跟跑向并跑、進而領跑的跨越發展機遇。“雙碳”背景下,我國能源結構將發生重要變化,能源事業進入了結構優化和技術升級的新時代,核能與核技術應用的國內外市場具有廣闊前景。作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化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核能是保障能源安全、實現減排承諾的重要選擇。
中國核動力設計院核電總設計師張富源認為,內核電裝備制造能力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核電裝備制造業是典型的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行業,匯集了大量的前沿技術,代表了一國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制造業水平。核級設備要求高、難度大,通過消化和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大力推進自主創新,我國核電關鍵設備和材料的自主化、國產化取得了重大進步,并掌握了關鍵設備設計、制造的核心技術。國內核電裝備制造業產品供應鏈已經全面覆蓋了國內建設的各類核電堆型,國內核電裝備制造能力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來源:推廣
最新更新時間:08/28 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