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英偉達Q2財報狂飆背后:AI向上,汽車向下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英偉達Q2財報狂飆背后:AI向上,汽車向下

汽車業務將是英偉達繼AI業務后下一個主要業務支柱,黃仁勛不可能輕易放棄。

文|智駕網 黃華丹

英偉達2024財年Q2(2023年5月-2023年7月)財報成為投向資本市場近兩日的一記重磅炸彈。

單季度135.1億美元的營收,101%的同比增幅,季度營收首次超過100億美元,同時也大大超出華爾街分析師112億美元的平均預期。更加可怕的是,英偉達本季度凈利潤高達61.88億美元,同比暴增843%,凈利率達到45.8%,創下歷史新高。

在135.1億美元營收中,76.4%來自數據中心業務,達103.2億美元,環比增長141%,同比增長171%。雖然英偉達數據中心業務一直在增長,但本季度,可以說是達到了一個歷史性的拐點。

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的情況下,英偉達狂飆突進式的表現更反映出AI浪潮的瘋狂。

當天盤后英偉達股價大漲,市值達到1.16萬億美元,多家機構對英偉達評級從持有上調為買入。即便英偉達已經瘋漲半年,資本市場依然堅定看好。

截止今天發稿為止,英偉達市值1.13萬億美元,排在蘋果2.77萬億、微軟2.38萬億、谷歌1.63萬億、亞馬遜1.36萬億美元之后,排在特斯拉7335.77億美元之前,是美國第五大科技公司。

如果按著AI人工智能公司的定位,那么英偉達已是全球市值最高的人工智能公司,同樣以人工智能定位的特斯拉排在其身后已有近四個月的時間。

不過,英偉達這份財報中也有一項讓黃仁勛失落之處,即在生成式AI和大模型引發的巨額需求之外,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被英偉達寄予厚望的汽車業務,二季度營收僅2.53億元,雖然同比實現15%增長,但環比卻下降15%。

而黃仁勛對汽車業務未來的營收期望同樣是達到百億美元級別。這中間,還差了兩個數量級。

關于二季度汽車業務的環比下降,英偉達CFO科萊特·克雷斯稱在電話會議上表示是出于汽車整體需求的下降,尤其是在中國。

在AI需求爆發前,英偉達的主要營收來自游戲顯卡業務,如今游戲業務雖然保持穩健,但增長已經滯緩,本季度游戲業務為第二大收入來源,實現24.86億美元營收,同比增長21.7%,環比增長11%,較分析師預期收入23.8億美元高出4.6%。但和數據中心業務的營收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如今,數據中心成為英偉達最大的增長引擎,且顯然增勢兇猛。從智駕網的觀察來看,大模型,云服務的普及,使得數據中心的需求仍在激增。而且,據外媒報道,目前除了各互聯網巨頭在瘋狂囤卡,包括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以及英國首相蘇納克等政治背景也開始采買英偉達GPU,為其貢獻了上億美元的營收。

黃仁勛稱“一個新的計算機時代已經開始,全球公司都在從通用計算向加速計算和生成式AI轉型......采用生成式AI的競賽已經開始?!?/p>

顯然,黃仁勛認為這部分業務還能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但就英偉達的發展歷程來看,老黃并不是個會憑借一項業務高枕無憂的人。在享受這個時代的最大紅利時,英偉達也早早為下一個時代做好了準備。智能汽車,就是英偉達押注的下一個增長點。

將吳新宙挖去美國,正是英偉達下注汽車業務的一大步。

在8月24日發布二季度財報的同一天,吳新宙也發表微博正式確認其前往英偉達的傳聞。并且,是何小鵬親自將其送至黃老板手中。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有接近英偉達的相關人士表示黃仁勛對于汽車業務表現不滿,稱此次挖來吳新宙是打算給汽車業務部門最后一次機會,如果再不行可能會裁撤該部門。

但智駕網認為,無論是從汽車業務的重要性,還是黃仁勛過往的經歷,以及英偉達在汽車業務上的布局來看,這種可能性都不大。

汽車業務將是英偉達繼AI業務后下一個主要業務支柱,黃仁勛不可能輕易放棄。

01 高性能GPU“買得越多,省得越多”

具體來看財報數據。在45.8%的凈利率外,英偉達本季度毛利率也達到驚人的70.1%,去年同期這個數據還是43.5%,低于本季度凈利潤率。

高營收主要來自數據中心業務的猛增,而高利潤則主要得益于其營收增加而成本基本未變,同時,研發、銷售、管理費用總額只略有增長,合計增長 2.46 億美元,占收入的比例大幅下滑。

這也充分說明芯片產品更多的投入是在前期研發,一旦形成規模效應,邊際效益將大大增加。

尤其是數據中心產品,在AI浪潮下,英偉達的大算力顯卡一卡難求,其規模效應不可忽視。目前市場上,尚沒有一款芯片能替代英偉達的大算力GPU用作數字中心。

而同時,英偉達還在持續發布更新一代的產品。在剛剛過去的世界頂級計算機圖形學會議SIGGRAPH上,英偉達又發布了最新一代GH200超級芯片平臺,以及大模型開發平臺工具NVIDIA AI Workbench,大有賺盡AI領域每一筆錢的架勢。

黃仁勛在舞臺上自信稱其產品“買得越多,省得越多”。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出于成本和購卡難度,多家AI公司試圖尋找替代品,但最終結合性能來看,雖然英偉達的GPU看似更貴,綜合成本確實是更低。發布會上的老黃并沒有騙人。

英偉達幾乎是壟斷了用于數據中心的大算力GPU市場,高利潤是自然的結果,有報道稱,英偉達H100顯卡利潤高達10倍。

除數字中心業務外,營收占比第二的是游戲業務。2024財年二季度游戲業務實現營收24.86億美元,同比增長21.7%,環比增長11%。

數據中心和游戲業務合計貢獻了英偉達95%的營收。

排名第三的是專業可視化業務。二季度實現營收3.79億美元,環比增長28%,同比下降24%。

而僅2.53億元營收的汽車業務,占比僅微不足道的1.87%。當然,這也和數據中心業務過于夸張的漲幅不無關系,分母變大,自然進一步縮小了分子的比例。

但對英偉達而言,汽車業務的隱憂確實也是不爭的事實。

02 汽車業務增長緩慢

英偉達從2015年開始進入汽車業務,從最初的Drive PX到Xavier,Orin,再到去年發布了算力高達2000 TOPS的Thor,同時可實現為智能座艙提供算力。

可以說,在汽車業務上,英偉達在產品技術上的儲備也是全球毋庸置疑的首位,并且已經為近五年,甚至十年的產品力做好了準備。

但從目前汽車市場的發展來看,和數據中心業務不同,汽車短期內還沒有必要使用如此大算力的產品,以頂尖的產品來實現壟斷的策略顯然是行不通的。

Thor更像是L4/L5級別自動駕駛時代能夠占據優勢的產品,就像目前的A100和H100之于數據中心業務。但當前的汽車市場仍是C端用戶為主要目標群體,成本效益高于絕對的技術實力。今天汽車市場的主流車型是15萬左右的車型,其對應的芯片自然也以性價比為主。

目前,英偉達的Orin系列上車的主要還是中高端車型,而這部分市場,注定是有限的。而且,由于中國汽車的智能化水平目前領先世界,英偉達Orin的大部分市場也集中在中國。

2021年,英偉達汽車業務營收5.66億美元,占公司總營收比重為2%,2022年營收9.03億美元,占比約3%。2023年一季度營收2.96億美元,二季度2.53億美元,也就是說上半年實現約5.49億美元營收,根據前半年數據,預計2023年總營收為11億美元。

整體數據在穩步增長,但占總營收的比例一直很小。而且,其中也不乏來自自動駕駛企業的訂單。

但根據行業對自動駕駛的預期,真正實現自動駕駛尚需十年以上,而要做到普及,顯然還要更長的時間。

而且,英偉達要想在汽車領域做到頂尖產品的壟斷,也不再容易了。憑借座艙芯片在汽車市場占據一席之地的老對手高通也緊隨英偉達的節奏推出了算力高達2000 TOPS的艙駕一體芯片,由于尚未落地,目前暫時無法對比性能,但至少在參數層面,英偉達已經不是唯一。

同時,高通在座艙領域的滲透率要高于英偉達在智駕領域的滲透。

當然,雖然在汽車行業以頂尖產品壟斷市場行不通,但英偉達依然需要這部分產品來明確其作為行業標桿的地位。

此次吳新宙履新英偉達,同時也是英偉達與小鵬的進一步深入合作。小鵬作為國內最早將Xavier上車的車企,同時也是國內的智駕標桿。與小鵬的進一步合作,也將是英偉達在量產領域的一次深入嘗試。

03 汽車市場需要下沉

而要提高其汽車業務的營收,英偉達顯然需要將產品滲透至更大眾的車型市場。

為獲得更大市場份額,英偉達采取的策略之一是與聯發科合作,開發多款車載芯片產品,并實現從豪華到入門級別產品的覆蓋。據稱,雙方合作的首款SoC產品將是座艙芯片,預計2025年發布,2026-2027年投入量產。

同樣,目前在智駕芯片市場,10-30萬的主流車型更多選擇的還是基于TI的TDA 4以及地平線征程3和征程5進行開發。充足的算力,更高的性價比,對極致內卷的車企來說是更好的選擇。

而且,地平線能夠為車企用戶提供充分的軟件算法和生態服務,以及各種方便開發的工具鏈和平臺產品,大大降低車企開發門檻。

這也是英偉達另一個需要采取的措施,也就是與吳新宙的加入息息相關。

據多位業內人士表示,英偉達秉承軟硬解耦,僅提供芯片產品,在軟件算法及上車適配等服務方面并不能為車企提供充分的支持。對車企自身的開發能力是有一定要求的。

英偉達國內某代理商的一位技術支持人員表示,英偉達只提供硬件,要怎么用,能發揮多少,那是車企自己要做的事,得看大家各自能力。“而且,Orin其實也不只汽車能用。”當被問及H800和A800時,他表示這些都訂不到貨,要的話肯定得提前定。

對代理商而言,同樣是出售英偉達的產品,數據中心產品價值更高,更加搶手,同時也更省事,自然是更受歡迎也更愿意去推廣的產品。

做汽車業務,服務模式,可能同樣是英偉達需要考慮的問題。

吳新宙的加入,或將為英偉達在硬件和軟件算法方面都帶來更多的突破。而且,長期在主機廠從事量產落地的經驗,也使得吳新宙更了解主機廠的需求,將能幫助英偉達更好地服務車企。

對英偉達而言,數據中心業務是一個大可以高歌猛進,堆疊性能的領域,但汽車市場,除了技術,還需要下沉。

當然,在大模型、生產式AI正成滲透進智能汽車產業,英偉達的在汽車產業的爆發需要的也許只是時間問題。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英偉達

6.9k
  • 美股科技“七姐妹”兩個交易日市值蒸發1.5萬億美元
  • 歐盟股市跌幅繼續擴大,標準普爾500指數期貨下跌至2%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英偉達Q2財報狂飆背后:AI向上,汽車向下

汽車業務將是英偉達繼AI業務后下一個主要業務支柱,黃仁勛不可能輕易放棄。

文|智駕網 黃華丹

英偉達2024財年Q2(2023年5月-2023年7月)財報成為投向資本市場近兩日的一記重磅炸彈。

單季度135.1億美元的營收,101%的同比增幅,季度營收首次超過100億美元,同時也大大超出華爾街分析師112億美元的平均預期。更加可怕的是,英偉達本季度凈利潤高達61.88億美元,同比暴增843%,凈利率達到45.8%,創下歷史新高。

在135.1億美元營收中,76.4%來自數據中心業務,達103.2億美元,環比增長141%,同比增長171%。雖然英偉達數據中心業務一直在增長,但本季度,可以說是達到了一個歷史性的拐點。

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的情況下,英偉達狂飆突進式的表現更反映出AI浪潮的瘋狂。

當天盤后英偉達股價大漲,市值達到1.16萬億美元,多家機構對英偉達評級從持有上調為買入。即便英偉達已經瘋漲半年,資本市場依然堅定看好。

截止今天發稿為止,英偉達市值1.13萬億美元,排在蘋果2.77萬億、微軟2.38萬億、谷歌1.63萬億、亞馬遜1.36萬億美元之后,排在特斯拉7335.77億美元之前,是美國第五大科技公司。

如果按著AI人工智能公司的定位,那么英偉達已是全球市值最高的人工智能公司,同樣以人工智能定位的特斯拉排在其身后已有近四個月的時間。

不過,英偉達這份財報中也有一項讓黃仁勛失落之處,即在生成式AI和大模型引發的巨額需求之外,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被英偉達寄予厚望的汽車業務,二季度營收僅2.53億元,雖然同比實現15%增長,但環比卻下降15%。

而黃仁勛對汽車業務未來的營收期望同樣是達到百億美元級別。這中間,還差了兩個數量級。

關于二季度汽車業務的環比下降,英偉達CFO科萊特·克雷斯稱在電話會議上表示是出于汽車整體需求的下降,尤其是在中國。

在AI需求爆發前,英偉達的主要營收來自游戲顯卡業務,如今游戲業務雖然保持穩健,但增長已經滯緩,本季度游戲業務為第二大收入來源,實現24.86億美元營收,同比增長21.7%,環比增長11%,較分析師預期收入23.8億美元高出4.6%。但和數據中心業務的營收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如今,數據中心成為英偉達最大的增長引擎,且顯然增勢兇猛。從智駕網的觀察來看,大模型,云服務的普及,使得數據中心的需求仍在激增。而且,據外媒報道,目前除了各互聯網巨頭在瘋狂囤卡,包括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以及英國首相蘇納克等政治背景也開始采買英偉達GPU,為其貢獻了上億美元的營收。

黃仁勛稱“一個新的計算機時代已經開始,全球公司都在從通用計算向加速計算和生成式AI轉型......采用生成式AI的競賽已經開始?!?/p>

顯然,黃仁勛認為這部分業務還能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但就英偉達的發展歷程來看,老黃并不是個會憑借一項業務高枕無憂的人。在享受這個時代的最大紅利時,英偉達也早早為下一個時代做好了準備。智能汽車,就是英偉達押注的下一個增長點。

將吳新宙挖去美國,正是英偉達下注汽車業務的一大步。

在8月24日發布二季度財報的同一天,吳新宙也發表微博正式確認其前往英偉達的傳聞。并且,是何小鵬親自將其送至黃老板手中。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有接近英偉達的相關人士表示黃仁勛對于汽車業務表現不滿,稱此次挖來吳新宙是打算給汽車業務部門最后一次機會,如果再不行可能會裁撤該部門。

但智駕網認為,無論是從汽車業務的重要性,還是黃仁勛過往的經歷,以及英偉達在汽車業務上的布局來看,這種可能性都不大。

汽車業務將是英偉達繼AI業務后下一個主要業務支柱,黃仁勛不可能輕易放棄。

01 高性能GPU“買得越多,省得越多”

具體來看財報數據。在45.8%的凈利率外,英偉達本季度毛利率也達到驚人的70.1%,去年同期這個數據還是43.5%,低于本季度凈利潤率。

高營收主要來自數據中心業務的猛增,而高利潤則主要得益于其營收增加而成本基本未變,同時,研發、銷售、管理費用總額只略有增長,合計增長 2.46 億美元,占收入的比例大幅下滑。

這也充分說明芯片產品更多的投入是在前期研發,一旦形成規模效應,邊際效益將大大增加。

尤其是數據中心產品,在AI浪潮下,英偉達的大算力顯卡一卡難求,其規模效應不可忽視。目前市場上,尚沒有一款芯片能替代英偉達的大算力GPU用作數字中心。

而同時,英偉達還在持續發布更新一代的產品。在剛剛過去的世界頂級計算機圖形學會議SIGGRAPH上,英偉達又發布了最新一代GH200超級芯片平臺,以及大模型開發平臺工具NVIDIA AI Workbench,大有賺盡AI領域每一筆錢的架勢。

黃仁勛在舞臺上自信稱其產品“買得越多,省得越多”。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出于成本和購卡難度,多家AI公司試圖尋找替代品,但最終結合性能來看,雖然英偉達的GPU看似更貴,綜合成本確實是更低。發布會上的老黃并沒有騙人。

英偉達幾乎是壟斷了用于數據中心的大算力GPU市場,高利潤是自然的結果,有報道稱,英偉達H100顯卡利潤高達10倍。

除數字中心業務外,營收占比第二的是游戲業務。2024財年二季度游戲業務實現營收24.86億美元,同比增長21.7%,環比增長11%。

數據中心和游戲業務合計貢獻了英偉達95%的營收。

排名第三的是專業可視化業務。二季度實現營收3.79億美元,環比增長28%,同比下降24%。

而僅2.53億元營收的汽車業務,占比僅微不足道的1.87%。當然,這也和數據中心業務過于夸張的漲幅不無關系,分母變大,自然進一步縮小了分子的比例。

但對英偉達而言,汽車業務的隱憂確實也是不爭的事實。

02 汽車業務增長緩慢

英偉達從2015年開始進入汽車業務,從最初的Drive PX到Xavier,Orin,再到去年發布了算力高達2000 TOPS的Thor,同時可實現為智能座艙提供算力。

可以說,在汽車業務上,英偉達在產品技術上的儲備也是全球毋庸置疑的首位,并且已經為近五年,甚至十年的產品力做好了準備。

但從目前汽車市場的發展來看,和數據中心業務不同,汽車短期內還沒有必要使用如此大算力的產品,以頂尖的產品來實現壟斷的策略顯然是行不通的。

Thor更像是L4/L5級別自動駕駛時代能夠占據優勢的產品,就像目前的A100和H100之于數據中心業務。但當前的汽車市場仍是C端用戶為主要目標群體,成本效益高于絕對的技術實力。今天汽車市場的主流車型是15萬左右的車型,其對應的芯片自然也以性價比為主。

目前,英偉達的Orin系列上車的主要還是中高端車型,而這部分市場,注定是有限的。而且,由于中國汽車的智能化水平目前領先世界,英偉達Orin的大部分市場也集中在中國。

2021年,英偉達汽車業務營收5.66億美元,占公司總營收比重為2%,2022年營收9.03億美元,占比約3%。2023年一季度營收2.96億美元,二季度2.53億美元,也就是說上半年實現約5.49億美元營收,根據前半年數據,預計2023年總營收為11億美元。

整體數據在穩步增長,但占總營收的比例一直很小。而且,其中也不乏來自自動駕駛企業的訂單。

但根據行業對自動駕駛的預期,真正實現自動駕駛尚需十年以上,而要做到普及,顯然還要更長的時間。

而且,英偉達要想在汽車領域做到頂尖產品的壟斷,也不再容易了。憑借座艙芯片在汽車市場占據一席之地的老對手高通也緊隨英偉達的節奏推出了算力高達2000 TOPS的艙駕一體芯片,由于尚未落地,目前暫時無法對比性能,但至少在參數層面,英偉達已經不是唯一。

同時,高通在座艙領域的滲透率要高于英偉達在智駕領域的滲透。

當然,雖然在汽車行業以頂尖產品壟斷市場行不通,但英偉達依然需要這部分產品來明確其作為行業標桿的地位。

此次吳新宙履新英偉達,同時也是英偉達與小鵬的進一步深入合作。小鵬作為國內最早將Xavier上車的車企,同時也是國內的智駕標桿。與小鵬的進一步合作,也將是英偉達在量產領域的一次深入嘗試。

03 汽車市場需要下沉

而要提高其汽車業務的營收,英偉達顯然需要將產品滲透至更大眾的車型市場。

為獲得更大市場份額,英偉達采取的策略之一是與聯發科合作,開發多款車載芯片產品,并實現從豪華到入門級別產品的覆蓋。據稱,雙方合作的首款SoC產品將是座艙芯片,預計2025年發布,2026-2027年投入量產。

同樣,目前在智駕芯片市場,10-30萬的主流車型更多選擇的還是基于TI的TDA 4以及地平線征程3和征程5進行開發。充足的算力,更高的性價比,對極致內卷的車企來說是更好的選擇。

而且,地平線能夠為車企用戶提供充分的軟件算法和生態服務,以及各種方便開發的工具鏈和平臺產品,大大降低車企開發門檻。

這也是英偉達另一個需要采取的措施,也就是與吳新宙的加入息息相關。

據多位業內人士表示,英偉達秉承軟硬解耦,僅提供芯片產品,在軟件算法及上車適配等服務方面并不能為車企提供充分的支持。對車企自身的開發能力是有一定要求的。

英偉達國內某代理商的一位技術支持人員表示,英偉達只提供硬件,要怎么用,能發揮多少,那是車企自己要做的事,得看大家各自能力。“而且,Orin其實也不只汽車能用?!碑敱粏柤癏800和A800時,他表示這些都訂不到貨,要的話肯定得提前定。

對代理商而言,同樣是出售英偉達的產品,數據中心產品價值更高,更加搶手,同時也更省事,自然是更受歡迎也更愿意去推廣的產品。

做汽車業務,服務模式,可能同樣是英偉達需要考慮的問題。

吳新宙的加入,或將為英偉達在硬件和軟件算法方面都帶來更多的突破。而且,長期在主機廠從事量產落地的經驗,也使得吳新宙更了解主機廠的需求,將能幫助英偉達更好地服務車企。

對英偉達而言,數據中心業務是一個大可以高歌猛進,堆疊性能的領域,但汽車市場,除了技術,還需要下沉。

當然,在大模型、生產式AI正成滲透進智能汽車產業,英偉達的在汽車產業的爆發需要的也許只是時間問題。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闸北区| 常德市| 玉林市| 宜兴市| 曲沃县| 东山县| 盖州市| 板桥市| 南昌县| 五家渠市| 舞钢市| 韶山市| 彭山县| 五常市| 金坛市| 高平市| 门头沟区| 二连浩特市| 海南省| 青海省| 射洪县| 灵宝市| 民县| 桐城市| 东乌珠穆沁旗| 封开县| 临朐县| 涟水县| 宁晋县| 毕节市| 信宜市| 三明市| 临西县| 溆浦县| 汾西县| 若尔盖县| 大竹县| 新沂市| 泸定县| 郓城县| 格尔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