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伍洋宇
8月24日消息,據央視新聞報道,交通運輸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了交通運輸新業態平臺企業降低過高抽成或會員費上限活動的進展情況。截至7月底,各主要網約車平臺、互聯網道路貨運平臺公司均已公告下調抽成比例或會員費上限。目前來看,各主要平臺公司下調幅度普遍在1到3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各部門都在積極推進網約車平臺的相關改進工作。
就抽成比例而言,今年4月,交通運輸部印發《2023年推動交通運輸新業態平臺企業降低過高抽成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推動主要網約車和道路貨運新業態平臺公司加強與從業人員代表、行業協會等溝通協商,保障從業人員合理勞動報酬水平;推動主要網約車和道路貨運新業態平臺公司降低平臺過高的抽成比例或者會員費上限,并向社會公開發布。
據界面新聞記者了解,截至目前,公開發布抽成比例調整策略的平臺并不多。6月,T3出行在官方微博發布稱,2023年以來,平臺90%以上的司機每單實際收入占訂單流水的8成以上。為進一步增加司機收入,T3出行平臺最高抽成比例將下調1%。此外,據一則網傳通知,首汽約車于5月底也面向司機群體宣布,從7月1日起下調抽成比例上限1%。
作為國內最大的網約車平臺之一,滴滴方面暫未公布具體調整數字。不過,6月中旬,平臺曾發布一組數據稱,2023年以來,滴滴平臺上每個月服務時長超過30小時的所有司機月均抽成為13%,其中,5成以上的司機月均抽成低于15%,9成以上低于20%。
事實上,1%至3%下調比例傳遞到司機個體身上的感受可能并不明顯。界面新聞記者向一名長期定居北京的滴滴網約車司機求證,對方表示自己還未明確收到這類通知。如果是他錯過通知,目前的收入表現也沒有明顯變化,他個人近期的抽成比例仍處于20%至30%之間。
目前大部分網約車平臺的抽成比例上限定在30%,下調1%之后處于29%。以100元訂單的抽成為例,個中利潤差值為1元。對于每天能跑700-800元的司機而言,每個月的收入增值約為200多元。
但對于平臺來說,龐大的運力規模下抽成的下調空間就是實打實的利潤。以滴滴為例,其年報顯示,截至今年3月,中國出行業務年活躍司機規模達1900萬人。如果下調1%,每月抽成收入可能損失的利潤將為億元級別。對于體量更小的平臺,這一利潤損失也在百萬或千萬元數量級。只是抽成比例過高并不利于司機隊伍的穩定和行業的整體發展,維持合理的比例無論對平臺還是司機而言都是必要的。
需要指出的是,網約車平臺在抽成之外,也會通過特定節假日的免傭政策或限定時段跑單獎金激勵政策等方式補貼司機群體收入。對部分司機而言,有時這些獎金到手就能等達成其一天的利潤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