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實習記者 | 羅容
四大民營石化企業半年報出爐,其中恒力石化(600346.SH)、恒逸石化(000703.SZ)、榮盛石化(002493.SZ)業績下滑,僅東方盛虹(000301.SZ)凈利略有增長。
盡管上半年原油價格同比下降20%以上,但仍敵不過下游需求低迷,化工產品價格普遍下滑,行業盈利能力走低。8月22日晚,恒力石化公告稱,上半年實現營收1094.3億元,同比下降8.16%,凈利潤30.49億元,同比下降62.01%。
恒力石化表示,上半年國際原油價格寬幅震蕩,下游需求修復較慢,產品價差與盈利水平收窄明顯,總體盈利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但從單季度來看,二季度好于一季度,產品價差環比有所改善。
據卓創資訊統計,上半年國際原油在70-90美元/桶區間,價格重心有所下移,布倫特原油均價79.94美元/桶,同比下跌23.82%,WTI原油均價75.7美元/桶,同比下跌26%。

另一民營石化巨頭恒逸石化的凈利潤也出現同比下滑。該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643.16億元,同比下降19.41%,凈利潤0.76億元,同比下降逾九成。
恒逸石化稱,上半年國際經濟形勢不確定性加大,下游需求波動劇烈,公司成品油、聚酯纖維及聚酯瓶片等主要產品的價格、價差均出現同比下降。
另外,恒逸石化子公司實施技術改造工作,部分產品銷量同比下滑,對業績形成拖累。
榮盛石化更是由盈轉虧,上半年預計虧損11億-12億元,同比下降120.5%-122.36%。
其虧損主要原因是下游需求恢復較緩,公司主要產品價差收窄毛利率下降。卓創資訊統計稱,53種主要化工品中,上半年月均價格處于近一年低位的產品,占比達到64%。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石化全行業實現營業收入7.6萬億元,同比下降4.4%,利潤總額4310.9億元,同比下降41.3%。
四大民營石化巨頭中,只有東方盛虹半年業績飄紅。其上半年營收突破659億,超2022年全年,凈利潤16.8億元,同比增長3.21%。
東方盛虹實現逆勢增長,主要得益于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今年上半年全面投產,新增上游煉油及下游化工產品產能得到充分釋放,企業盈利空間擴大。
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470.58億元,占總營收超七成,凈利潤達19.3億元。
該項目于2022年12月順利打通全流程并全面投產,今年開始進入產能負荷爬坡階段。至3月底,各環節已實現穩定運行,裝置基本達到滿負荷狀態。其設計原油加工能力1600萬噸/年,擁有芳烴聯合裝置規模280萬噸/年,乙烯裂解裝置規模110萬噸/年。
東方盛虹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稱,上述項目投產后,公司上下游產品的一體化生產通道完全打通,在行業景氣度相對低迷的情況下,仍然能維持穩步增長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