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尹靖霏
奧聯電子(300585.SZ)鈣鈦礦的故事怕是講不下去了。
8月21日,昔日“妖股”奧聯電子發布半年報:2023年上半年營業收入2.37億元,同比增加38.0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90萬元,同比減少65.88%。翻遍147頁的半年報,談及鈣鈦礦的進展僅用了不到300字草草完結。
奧聯電子原以汽車動力電子控制零部件為主要發展方向。該公司營收自2017年起就停滯不前,凈利潤更是逐年下滑。
2022年末,公司開始傍上鈣鈦礦概念,股價也一飛沖天。
2022年12月9日,奧聯電子宣布,全資子公司奧聯投資與自然人胥明軍共同出資5000萬元設立南京奧聯光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奧聯光能),擬從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及其制備裝備的研發、生產、制備、銷售等。公司還高調公告將要在2023年實現“50MW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試線投產”。
奧聯電子的股價從14元附近一路狂飆至歷史最高的45.20元。
不過,奧聯電子公告中披露的胥明軍履歷卻遭到了相關方“打假”。2月21日,華能清潔能源研究院披露稱, 與奧聯電子無任何合作協議、技術交流和業務往來,其公告中胥某簡歷中有關華能清能院的描述嚴重不實。 而后公司股價一路下跌。
2023年5月12日深交所發布《關于對南京奧聯汽車電子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及相關當事人給予公開譴責處分的決定》,對奧聯電子給予公開譴責的處分;同時對奧聯電子董事長陳光水等4人以及被打假的核心人物——奧聯電子控股孫公司奧聯光能董事兼總經理、對外投資交易合作方胥明軍給予公開譴責的處分。
就在奧聯電子和胥明軍被打假的同時,公司又和武漢大學開始了合作。
2023年2月21日,奧聯電子控股孫公司奧聯光能與武漢理工大學簽署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生產制備技術科技成果轉化合同》,雙方通過科技合作與成果轉化推動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生產裝備技術產業化。合同約定,奧聯光能以2000萬元人民幣受讓武漢理工大學持有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領域相關的3項發明專利所有權、2項專利獨占許可5年使用權(含合計5年期技術實施和持續研究費用)。
同時,雙方成立校企聯合創新中心,以科技成果轉化方式共同推進鈣鈦礦電池生產裝備技術產業化。報告期內,以上3項發明專利已經完成專利權的過戶,2項專利獨占許可已經完成獨占許可備案,與武漢理工大學的校企聯合創新中心也已正式成立,并展開技術合作。
奧聯電子稱,截至2023年6月末,奧聯光能已完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實驗室建設并投入使用,包括兩條實驗線(一條工藝實驗線、一條應用實驗線)的全部設備安裝并完成工藝調試,50MW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試線設備已完成設計,部分設備部件已完成加工、安裝。
8月22日,奧聯電子股價報17.96元/股,漲1.53%,市值達3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