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李昊
近期,廣州宸祺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如祺出行)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了招股書,中金公司、華泰金控、農銀國際為聯席保薦人。
曾經,各大網約車平臺“內卷”價格搶占市場,如祺出行也深陷虧損泥潭。過去三年半公司累計虧損19.54億元。
如祺出行市場主要位于大灣區,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截至2022年末公司在大灣區用戶滲透率達30%,市占率排名第二。截至今年6月30日,如祺出行平臺注冊用戶數為2160萬。
至于此次募投項目,如祺出行計劃將40%募集資金用于Robotaxi(內置L4級和L5級自動駕駛技術的無人駕駛共享出行汽車)。公司指出,Robotaxi預期于2026年左右實現商業化,預計在2030年前,Robotaxi將進入成熟的商業化階段,并在全球主要地區廣泛采用。
值得一提的是,如祺出行有著豪華的股東陣容。公司由廣汽集團和騰訊聯合發起創立,其后引入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供應商小馬智行作為戰略股東。
三年半虧損近20億
如祺出行業務涵蓋出行服務(包括網約車及Robotaxi)、技術服務(包括人工智能數據及模型解決方案、高精地圖)和生態服務三大板塊。
從營收構成來看,網約車業務是如祺出行的主要營收主要來源。招股書顯示,今年上半年如祺出行的網約車業務實現營業收入7.91億元,占當期總營收的86.7%。
如祺出行的網約車業務于2019年在廣州上線。從經營數據來看,網約車服務的訂單量由2020年的1670萬單增加至2022年的6600萬單,年復合增長率為98.9%;網約車服務的交易額由2020年的4.89億元增加至2022年的17.57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89.6%。今年上半年,公司網約車業務訂單量為3050萬單,交易額為12.33億元。
截至今年6月末,如祺出行主要在九個城市運營,服務平臺的注冊用戶數達到2160萬名。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截至2022年末,如祺出行在大灣區的用戶滲透率超30%,市占率排名第二。
至于如祺出行的其他業務,仍處于發展階段,占營收比例較小。

盡管如祺出行的網約車業務發展迅猛,但過去三年半卻深陷虧損泥潭。
2020年-2022年,如祺出行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04億元、10.13億元、13.68億元,對應凈利潤-2.99億元、-6.85億元、-6.27億元。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13億元,同比增長48.1%;凈利潤為-3.45億元。
也就是說,過去三年如祺出行合計虧損了19.56億元。
從毛利率表現來看,如祺出行的毛利率由2021年的-24.2%改善至2022年的-10.7%,截至今年6月末為-7.7%。
背靠騰訊、廣汽,自動駕駛是重點發展方向
若此次順利發行,如祺出行計劃將募集資金用于五個方面:40%用于自動駕駛及Robotaxi運營服務的研發活動;20%用于出行服務產品升級及運營效率提升;20%用于擴大用戶群、提升市場份額;10%用于行業價值鏈中的投資收購;10%用于運營資金。
Robotaxi是如祺出行此次募投的重點項目。2021年,如祺出行開始進行Robotaxi的開發及商業化。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2022年10月如祺出行為全球首個推出有人駕駛網約車與Robotaxi服務商業化混合運營的出行平臺。
如祺出行是國內最早布局Robotaxi的出行平臺之一,近兩年正加速Robotaxi及自動駕駛技術商業化落地。招股書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已與小馬智行及廣汽研究院等合作伙伴開展合作,同時正與該領域的多家領先參與者推進對接。
盡管Robotaxi的發展如火如荼,但不可否認的是距離落地仍需多年時間。
如祺出行在招股書中表示,Robotaxi目前處于早期階段,正在特定地區進行實際試驗和商業試點項目。由于技術進步、政策有利及成本降低,Robotaxi預期于2026年左右實現商業化,并通過吸引主要自己駕駛汽車或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用戶在整個出行市場佔據較大的市場份額。預計在2030年前,Robotaxi將進入成熟的商業化階段,并在全球主要地區廣泛採用。
值得注意的是,如祺出行的多位大股東可助力Robotaxi的落地。
如祺出行由廣汽集團和騰訊聯合發起創立,其后引入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供應商小馬智行作為戰略股東。
如祺出行稱,廣汽集團可為公司的產業資源對接及未來發展提供基礎;騰訊在平臺運營和市場開拓方面為公司賦能。小馬智行可為公司在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業化初期的探索提供技術支持。
此外,如祺出行于2022年4月及2023年8月分別公布完成A輪及B輪融資,這意味著如祺出行從首次公布融資到遞表沖刺IPO,用了不到500天時間。
招股書顯示,如祺出行自成立以來獲得三輪首次公開發售前投資,目前股東包括廣汽、廣汽工業、Tencent Mobility、小馬智行、SPARX Group、DMR、廣州產業投資集團、合肥國軒及其他機構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