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紀瑤
8月21日,富國、易方達、中歐、南方、華商等公募公司,以及國泰君安資管、中信證券、招商資管3家券商或券商資管紛紛發布自購公告,將于近期使用固有資金投資旗下產品。
截至發稿,已經有16家機構發布自購公告,自購金額共計10億元。各家均表示此次自購資金將投向權益基金,部分機構對于購買產品的類別作出明確,還有多家基金公司及券商資管說明了自購鎖定期。
包括工銀瑞信、鵬華、興全等12家公募基金公司分別運用5000萬固有資金投資旗下產品,華商基金則出資8000萬。根據公告,此番自購多出于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信心,以及與廣大投資者共擔風險、共享收益的原則。華夏基金今日最先“出手”,南方基金和富國基金承諾自購至少持有1年以上。
3家券商或券商資管也加入自購。國泰君安資管宣布,將于近日運用固有資金合計2億元人民幣投資旗下權益類公募基金,中信證券將于近期運用自有資金合計1億元投資旗下權益類和混合類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招商證券資管將于近期使用自有資金申購旗下參公運作集合計劃,擬申購金額合計2000萬元,持有時間不少于6個月。

8月18日,證監會有關負責人就“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答記者問,其中包括加快投資端改革,六大重點措施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從推動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持續優化市場投資生態、加大中長期資金引入力度等方面作出系統安排。在六大重點措施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中,提及了關于引導公募基金管理人加大自購旗下權益類基金力度,建立公募基金管理人“逆周期布局”激勵約束機制等措施。
界面新聞記者就此采訪了多家公募公司。
華夏基金認為,政策不僅強調了發展權益類基金的重要性,更是明確指出了六條發展措施:推動指數基金發展、開展公募基金費率改革、增加權益類基金發行比例、加大基金管理人自購、建立“逆周期布局”激勵約束機制、拓寬公募基金投資范圍和策略。這些都成為資管機構后續工作的行動指南。
興證全球基金表示,此舉對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推動公募行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興全副總經理、基金管理部投資總監謝治宇表示,一系列的政策對資本市場健康運行形成了有力支撐,投融資功能有望在政策推動下充分釋放,進而有效引導資金向有需求的優秀企業、優秀項目流動,從長期來看,有利于資本市場持續健康發展,投資人將能夠充分分享經濟和優秀企業成長成果。
廣發基金認為,第一,當前我國經濟保持回升向好態勢,資本市場平穩健康運行,相關重點領域風險將得到實質性化解等,都為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打下了良好基礎,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第二,隨著證監會一攬子政策措施的相繼落地,投資端、融資端、交易端全面發力,政策“組合拳”效果將逐步顯現,特別是針對公募基金行業提出的一系列新舉措新要求,有望進一步激發機構動能,在發展權益類基金、引入中長期資金、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展現新擔當、實現新作為。
中歐基金表示,近期,監管部門從投資端、融資端、交易端等方面綜合施策,協同發力,促進資本市場展現新面貌、激發新活力。當前中國經濟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一系列政策陸續出臺且落地效果逐步顯現。公募基金公司“一手擔兩邊”,一邊連接著居民財富管理,一邊服務于實體經濟發展。作為專業投資者,公募基金公司理應繼續堅持高質量發展理念,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轉型,并以實際行動踐行專業投資者的責任擔當。
近兩年,市場曾出現過幾波較大的基金公司“自購潮”,包括2020年疫情爆發時期和2022年10月市場跌破3000點大關之時。
2022年10月中下旬,有超過20家公募基金和券商資管等機構相繼發布自購公告,彼時,包括易方達、匯添富、博時、鵬華、睿遠、交銀施羅德和工銀瑞信基金等。其中,多家機構自購金額超1億元,同時多家基金承諾持有時間,最短至少持有一年。例如,睿遠基金表示擬申購旗下公募基金金額不低于1億元,持有時間不少于5年。
Wind數據顯示,年內,逾150家基金公司、券商資管等機構進行了自購。在今日這波“自購潮”前,交銀施羅德基金7月11日公告表示以固有資金5000萬元認購旗下交銀施羅德啟嘉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并至少持有1 年以上。融通基金7月6日公告表示,公司已使用固有資金900萬元認購旗下基金融通遠見價值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A類,公司董事長與高級管理人員合計認購該基金296萬元,且持有期不少于1年。
業內人士看來,基金自購一方面是將基金公司、基金經理的利益與投資者利益深度綁定,另一方面,也是其向市場傳遞信心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