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韓宇航
央行:推進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擴容增量,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
8月17日,央行發布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指出,下一階段,不斷深化金融改革。完善債券市場法制,夯實公司信用類債券的法制基礎。推進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第二支箭”)擴容增量,強化債券市場支持實體經濟。進一步規范債券承銷行為和提升做市功能,增強一二級市場聯動,提升債券定價的有效性和傳導功能;適應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中證協對六項債券自律規則予以修訂更名,企業債納入規則
近日,中證協根據證監會關于企業債券發行審核職責劃轉后的規則修訂安排,對《債券承銷業務規則》《債券主承銷商盡職調查指引》《債券主承銷商和受托管理人工作底稿目錄細則》《債券受托管理人執業行為準則》《公開發行債券受托管理協議必備條款》《債券受托管理人處置債券違約風險指引》等6項債券自律規則進行修訂并更名,向券商征求意見。
促進服務市場需求和民營企業融資,交易商協會上半年交易合計達成146筆
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交易商協會積極推動信用風險緩釋工具(CRM)業務發展,持續促進服務市場需求和民營企業融資,交易合計達成146筆,名義本金共計309.59億元,名義本金同比增長26%。
上海將發行6筆專項債券,其中31.5億元為棚改專項債
上海市財政局公告顯示,經上海市人民政府同意,上海決定發行6筆專項債券,計劃發行面值總額為57.09億元,擬于8月21日上午9:30-10:10招標。其中專項債券(十一期)、(十二期)為棚改專項債,發行金額分別為8億元和23.5億元。
深圳:前7月科創企業在銀行間市場發債1177.5億元,同比增長20.7%
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深圳市分局局長溫信祥率隊赴深圳證券交易所調研,并召開深圳金融支持科技創新座談會。會議指出,截至2023年6月末,深圳市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獲貸率分別達55.7%、49.2%。2023年1-7月,深圳市科創企業在銀行間市場發債1177.5億元,同比增長20.7%,占同期轄內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發行總量的40.5%。
首例國企債券違約案宣判,保變電氣等賠償建信信托損失6333萬元
全國首只國企債券違約案近日迎來一審宣判,建信信托在2013年買入保定天威集團有限公司發行的6億元定向融資工具,后天威集團無力償還債務,“11天威MTN2”也成為首只違約的國企債券。2018年4月,建信信托在北京高院起訴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和保變電氣,要求索賠9.3億元。近日,北京高院對此案做出了一審判決,保變電氣與實際控股人兵裝集團需連帶賠償建信信托損失6333萬元,并支付律師費70萬元。
碧桂園11只境內債宣布停牌,債券總額超160億元
8月12日晚間,碧桂園地產在上交所、深交所分別發布公告稱,旗下11只總額超160億元的境內債券將于8月14日開市起停牌,復牌時間另行確定。碧桂園稱,因近期擬就公司債券兌付安排事項召開債券持有人會議,后續將穩妥推進各項風險化解措施。
恒大集團發布澄清公告,就“17日在美國紐約申請破產保護”一事作出回應
8月18日,中國恒大對媒體報道“恒大集團17日在美國紐約申請破產保護”一事發布澄清公告稱,公司目前正在正常按照計劃推進境外債務重組。由于集團美元債券受紐約法管轄,公司根據美國法典第11篇第15章,向美國法院申請承認香港和英屬維爾京群島(BVI)法律體系下的境外債務重組協議安排,系正常推進境外重組程序一部分,不涉及破產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