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王妤涵
8月18日下午,深圳第二批次供地的最后4快宅地進行拍賣。其中,2宗二類居住用地,1宗三類居住用地,分明位于光明區和龍崗區,而原定于同一天出讓的龍華區大浪宅地因故停止出讓。
最終3塊宅地成功出讓,1宗封頂、1宗溢價、1宗底價成交,總土地出讓金為54.22億元。
至此,深圳今年第二批次宅地出讓也落下帷幕,公開掛牌的10宗宅地分4輪成功出讓了7宗,共收金約232億元。
光明板塊限價再次刷新
此次出讓的地塊中,光明區鳳凰街道的A503-0107地塊是參與競拍房企數量最多的一宗,共有華潤、中海、華發、保利置業、建發、中建八局6家房企參與報名。
據現場消息,地塊現場報價過程十分緩慢,房企出價極為謹慎,競拍激烈程度遠不如8月2日的土拍,最終地塊并未觸及最高成交價,在29輪競拍后,被中建八局以16.15億拿下。
該地塊成交樓面價20970元/平方米,溢價率達到10.24%,毛坯限售價5.03萬元/平方米,這也是光明出讓的地塊中首次限價突破5萬元/平方米。
在地理位置上,該地塊靠近南方科技大學附屬光明學校,位于在建中的深圳地鐵13號線光明城站和同觀路站的中間位置,屬于光明城綜合體規劃的住宅用地范圍。
附近新盤有華潤的潤暉府和潤曜府、深房光明里、中海時光境花園等等。其中,中海時光境花園為去年11月土拍中的限價地,規定普通商品住房平均銷售價格不高于48900元/平方米(不含室內裝修價格),對比此次出讓的A503-0107宗地,限售均價上漲了1400元。
而光明的另一宗宅地A614-0522,僅有深鐵1家房企參與報價,最終由深鐵以37.32億元底價拿下,宗地普通商品住房平均銷售價格不高于48500元/平方米(不含室內裝修價格)。
該地塊緊挨在建的深圳地鐵13號線二期北延段月亮路站,周邊工業園區居多,自然資源較豐富,周圍生活配套很少,距離最近的生活區為鳳凰城片區,由深鐵開發也較為合適。
深圳首次出讓三類宅地,華潤搖號幸運獲得
G02315-0028地塊位于龍崗區寶龍街道,地塊屬性為三類居住用地,占地面積7512.96平方米,建筑面積2.1萬平方米,起始價0.66億,最高限制地價0.75億,其要求建設企業自持保障性租賃住房19936平方米,但不設競配建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該地塊為深圳土拍首宗出讓的三類宅地。與二類居住用地所采取的“三限雙競+搖號”規則不同的是,三類居住用地采取“單限單競+搖號”的方式,即:限地價、競地價,達到最高限制地價后通過搖號方式確定競得人。
競拍現場,G02315-0028地塊吸引人才安居、華潤和萬科3家房企爭奪,最終在搖號環節,華潤以地價上限0.75億搖號摘得,成交樓面價3565元/平方米,溢價率13.64%。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人才安居,華潤和萬科旗下目前都有長租公寓業務,華潤有“有巢”,萬科有“泊寓”,所以二者對這個“保租房”地塊感興趣,也不足為奇。
總體來講,不同于8月2日的“狂飆”式競拍,此次房企對于拿地的態度都十分謹慎,只有央國企和財務穩健的民企拿地積極性才相對較高。
今年上半年,深圳全市住宅庫存量仍處高位,到年中時去化周期進一步拉長,達到14.94個月,處于近年來高位。
據克而瑞統計,深圳7月份一二手房價環比繼續下降: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6%,同比下跌2.8%,跌幅繼續增大;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9%,同比下降1.7%。可以看出,目前深圳房地產市場依舊不容樂觀,仍在低位徘徊。
樓市表現不佳,近兩年深圳的土地市場也相對低迷。自今年下半年開始,已有多個熱點城市土拍降溫,在大環境較差的背景下,房企也更愿意將有限的資金押寶在優質的核心地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