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快遞觀察家
內卷的電商行業,與快遞服務一樣,各大平臺在時效方面持續加碼。
日前,多家電商平臺相繼升級“晚發賠”功能,商家若未在承諾時間內發貨,消費者無需申請,便可得到自動賠付。
類似于“僅退款”功能,站在商家的角度,有賣家直言這是“霸王條款”。也有商家表示,參與此類服務可獲得平臺流量推薦,提高成交量。但對于消費者而言,約束商家盡快發貨,是平臺對用戶體驗的保障,而及時攬收也是快遞企業的應有義務。
商家可按需設置發貨時
日前,京東升級后的服務規則顯示,開通“晚發賠”服務的商家,若是未在承諾時間內發貨,消費者無需申請,便可自動獲得賠付,可在下次購物時進行抵扣。
8月18日,億豹網在京東商城第三方賣家下單一雙運動鞋,平臺顯示商家承諾8月20日發貨,預計8月23日送達。
據了解,“晚發賠”服務由京東聯合保險公司共同推出,簽約商家付出的保險費為商品實付金額*保險費率,標準費率為0.18%。
當買家在支付后48小時至480小時內點擊“我要催單”時,訂單商品無物流攬收消息,則會觸發自動賠付,賠付金額為商品實際價值的5%,最低賠償5元,最高不超過50元。
京東表示,“晚發賠”服務規則正在持續迭代升級,訂單發貨延遲時間越長或商家處理速度越慢,消費者將獲得的賠付越多。而即便消費者沒有點擊“我要催單”,但商家的發貨時間超過了履行承諾,也會自動獲得3元起的等額京豆賠付。
“晚發賠”的上線,替代了京東之前對商家發貨時效考核的規則,商家可根據自身的發貨運力情況靈活展示發貨時效,后續將在搜索頁上線包括“今天發貨”、“明天發貨”、“后天發貨”等標簽,便于消費者篩選可接受的發貨時間,按需下單。
對此,有商家表示,各平臺規則越來越嚴苛,諸如此類功能會增加賣家負擔。但在平臺的算法推薦上,有發貨時效標簽的商品也會獲得優先推薦。消費者也更傾向于第一時間發貨的賣家,因此商家在糾結中也會選擇最快時效發貨。
電商與快遞卷承諾服務
億豹網發現,不止京東商城,淘寶天貓、拼多多、抖音等電商平臺也在不斷細化發貨時效,對未按時發貨的訂單做出賠償。
比如拼多多商家若選擇24小時內發貨,產品就會打上“極速發貨”的標簽,下單后24小時內必須有快遞單號與攬收信息,否則用戶會收到賠付紅包。
電商平臺紛紛加碼發貨時效,一方面反映出行業內卷下的服務升級,另一方面也顯示出平臺助力商家提升服務意識,滿足用戶對于高效物流的需求。
互聯網時代,電商與快遞互相成就,相互促進,兩者缺一不可。事實上,快遞企業此前也相繼推出送貨上門承諾服務,包括順豐、京東、中通等企業承諾“不上門必賠”。
時效承諾方面,8月17日,菜鳥宣布英國快線可實現平均7個自然日妥投,“極致快速、晚到必賠”。此前7月20日,菜鳥在中國香港率先推出“次日達,晚到必賠”服務。從內地菜鳥集運倉發出的包裹,如若未在承諾時效內送達,菜鳥便會主動向每筆訂單賠付至多60元人民幣。
億豹網認為,無論是電商平臺還是快遞企業,敢于推出承諾服務,本身就是對自身服務能力自信的一種體現。在競爭日益加劇的環境下,各家必須絞盡腦汁出奇制勝。
也有網友將“晚發賠”與“僅退款”放在一起對比,兩者都會導致羊毛黨利用平臺漏洞薅商家羊毛,從而造成商家損失。總體來看,多數賣家支持“晚發賠”服務,但也對商家庫存設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