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王勇
8月16日,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亦創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本次大會主題為“開放創新 聚享未來”,包含論壇、博覽會、機器人大賽等活動。
據界面新聞現場了解,相較去年,本次博覽會面積更大,總面積4.5萬平方米,較去年增加5000平方米,40家新面孔企業首次參展。會期時間也相較去年的四天延長了一天,即8月16日-21日。
本次博覽會分為一個關鍵零部件的展區和10個機器人+應用場景展區,后者包括農業、建筑、制造業、能源、醫療健康、教育等,涉及工業、民生等多個場景,共有140余家企業攜帶近600件機器人參展。
從首發產品看,數睿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大方智能住宅墻面處理機器人、宇樹科技全新自主機器人、浙江大學人形機器人等近50款產品將在大會現場首發,相較去年增加了40%。
機器人+制造業板塊集中展示了焊接、裝配、噴涂、搬運、磨拋等機器人新產品,以及在汽車、電子、機械、精工、建材等行業的應用。
在展會現場,庫卡800千克重載機器人、埃夫特SCARC弧焊機器人、現代HS220中大型點焊機器人、新松點焊工業機器人等展品均有亮相。

作為國內機器人龍頭企業,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此次在機器人大會上,展示了針對汽車工業高端應用的白車身點焊機器人工作站,新能源汽車“多材料結構”設計的自沖鉚接(SPR)工作站等。


除工業機器人外,今年機器人大會上的多款人形機器人、仿生機器人,引人關注。
例如EX ROBOT、浙江大學、星動紀元、追覓科技等多家機構均推出了人形機器人,此外還有仿生四足機器人、仿生雨燕、貓形機器人等。
此次大會上,德國機器人公司Festo集團帶來了他們仿生機器人家族中的仿生雨燕,這是該產品首次亮相世界機器人大會。仿生雨燕體長44.5厘米,翼展68厘米,體重僅42克,翅膀以鳥類的羽翼為原型,可在定義的空域內實現協調、自主的群體飛行。
德國Festo集團成立于1925年,在過去十余年研制出一系列具有影響力的仿生機器人,包括仿生蝴蝶、仿生狐蝠等。

大連蒂艾斯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此次展出了自主研發設計的宣介機器人EX ROBOT。在其展臺上,可以看到李白、杜甫等多位形象、動態逼真的機器人。


本次大會上,醫療機器人也依然很火熱。
在機器人+醫療健康板塊,集中展示了機器人在手術、輔助檢查、輔助巡診、康復、檢驗采樣、院內治療、遠程醫療及院后康復追蹤等整體病程服務體系中的應用。


機器人+農業板塊集中展示機器人在自動播種、除草、澆水、收割、施肥、灌溉、土地調查、采摘、分揀等方面。
此外,還有養老、商業服務、應急和極限環境等應用場景。除了10大應用場景外,還設置了關鍵零部件展區以及國產機器人產業強鏈補鏈攻關成果。
今年機器人大會的國際化程度也有所提升。據界面新聞了解,大會有近20家國際企業參展,包括ABB、庫卡、FESTO、韓國現代等,其中ABB展示了協作機械臂,韓國現代展示了HS220點焊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