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稱國內鋰礦開發提速有助于釋放鋰鹽產能
8月16日,繼斯諾威“天價鋰礦”拍賣后,近日四川川西兩處鋰礦探礦權拍賣再次登上行業“熱搜”。最終在溢價1771倍、1317倍后,四川能投和大中礦業耗資10.1億元、42.06億元,分別將李家溝北鋰礦和加達鋰礦探礦權收入囊中。
有市場人士分析認為,在新能源汽車及儲能產業高速發展的態勢下,國內鋰資源加速開發已成共識,產業鏈公司能拿到更多上游資源,對未來發展多了一份信心和底氣。面對碳酸鋰行情蕭條和鋰礦拍賣火爆所形成的鮮明對比,業內人士認為,相較于出海“淘礦”的諸多不確定性,國內鋰礦開發提速有助于釋放更多鋰鹽產能,對建立本土供應體系至關重要。
8月以來11家汽車品牌宣布降價
近日,車市“價格戰”卷土重來。據不完全統計,截至8月15日,已有11家品牌宣布對旗下部分車型降價,降價幅度在1萬元/輛至6萬元/輛不等。汽車降價促銷氛圍在終端漸濃,部分車型的降價已落地實施。Co-Found智庫秘書長張新原表示,價格戰對汽車產業的影響是雙面的,一方面價格戰可以刺激汽車銷售,緩解行業庫存壓力;另一方面,價格戰也在擠壓企業的利潤空間。
崔東樹稱今年汽車與房地產銷量關系有所改善
8月15日,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在微信公號發文稱,目前,2023年汽車銷量與房地產銷量關系是43平米房:1輛車,銷量的對比關系較突出,較最高時的2020年70平米一輛車有所改善。由于債務擠壓,車市需求相對樓市嚴重低迷,作為中國城鄉家庭唯一沒有普及的消費品,近幾年全國乘用車市場總體走勢不強,乘用車消費持續低迷,難以有效拉動居民生產和生活消費的高質量發展。隨著7月的高基數持續,負增長壓力巨大,因此促進車市消費可以推動減免購車人員個稅、汽車下鄉、鼓勵結婚購車等更多的措施,拉動購車消費促進經濟增長。
北汽新能源與華為智選新車預計明年亮相
近日,據財聯社消息,從北汽藍谷內部人士處獲悉,北汽新能源與華為展開智選合作后的首款新車定位為C級純電智能轎車,將于明年正式亮相。“產品由華為定義,北汽新能源負責提供底盤架構及整車生產。新車將進入華為銷售渠道,目前品牌名稱尚未確定。”該人士透露。此前一天,北汽藍谷公告,為進一步深化合作,北汽新能源在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現有戰略合作基礎上,將與華為終端有限公司開展智選合作。
蔚來部分關鍵自研芯片未來一到兩年將會量產
8月15日,蔚來汽車硬件副總裁白劍表示,在智能硬件領域,從NT1開始,我們的域控制器電路和結構就是自己設計,委托代工廠生產。即使代工生產,產線的測試夾具,測試軟件開發也都是自研后轉給代工廠使用。未來1至2年,蔚來一些關鍵自研芯片會量產。
中金公司:今年有望成為800V高壓快充車型放量元年
中金公司8月16日研報表示,隨著高壓快充產業鏈逐步成熟,下游汽車公司加速推出高壓快充車型,公司認為2023年有望成為800V高壓快充車型放量元年;而高壓快充帶來的高效補能,以及后期超充樁配套的持續完善以及規模化帶來產業鏈持續降本,有望驅動高壓快充車型滲透率持續提升;建議關注相關產業升級機遇。
美國汽車工人罷工威脅逐漸顯現
8月16日,據金十數據消息,本周二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UAW)的領導人要求成員們給予他發起罷工的權利,他認為與三大汽車制造商的合同談判進展太慢。UAW主席肖恩·費恩表示,該組織已經與通用汽車公司、福特汽車公司和Stellantis公司進行了30天的談判,各方尚未討論經濟條款。為了向前推進,費恩認為三家汽車制造商的當地工會投票授權罷工是“至關重要的”。他們的支持不一定會導致停工,但可能會給工會在談判中爭取更高的工資和更好的福利時提供籌碼。
今年早些時候,費恩向每家汽車制造商提出了一份要求清單,其中包括加薪40%以上,制定通脹保護措施等。如果工會的所有要求都得到滿足,那么在為期四年的協議中,汽車制造商將損失800億美元。這些汽車公司拒絕了其中的許多要求。
Fisker宣布將采用特斯拉充電標準
8月16日,美國電動汽車制造商Fisker當地時間8月15日在官網宣布,該公司已與特斯拉簽署協議,將于2025年在其首批車輛上采用北美充電標準(NACS)。此舉將為Fisker車主提供額外充電選擇,利用特斯拉在美國和加拿大的1.2萬個超級充電站。協議將覆蓋Fisker目前和未來的所有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