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于浩
8月14日晚間,斗魚(NASDAQ:DOYU)發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財務報告。在降本舉措持續進行的背景下,斗魚二季度財報出現同比營收下降但扭虧為盈的情況。
財報顯示,2023年第二季度斗魚的凈收入總額為13.922億元,而2022年同期為18.332 億元,同比下降24.1%。季度毛利為1.889億元,毛利率為13.6%,而2022年同期毛利率為16.9%。
但另一方面,斗魚本季度凈利潤為680萬元,2022年同期則為凈虧損3880萬元,同比實現扭虧為盈。調整后凈利潤也由2022年同期的2350萬元增長160.8%,至6140萬元。自斗魚宣布控制成本和運營費用以來,其虧損幅度在不斷收窄,并于今年一季度與二季度實現連續盈利。
對內容成本,尤其是營銷費用的管理是一大主要原因。作為在本季度占到收入成本81.6%的主要成本項,斗魚收入分成及內容成本已經由去年同期的13.147億元降至9.813億元,同比下降了25.4%。銷售和營銷費用則從2022年同期的1.675億元降至8700萬元,同比下降了48%。
此前與繼續加碼頭部賽事版權的虎牙相比,斗魚選擇轉向自制內容,但從用戶數據的下滑幅度來看,自制綜藝、自制賽事等內容很難彌補失去頭部賽事的負面影響。
二季度,斗魚的平均移動月活躍用戶、季度平均付費用戶數量同比仍呈下降趨勢,月活躍用戶由2022年同期的5570萬降至5030萬,季度平均付費用戶數則由2022年同期的660萬降至400萬。
在今年1月,斗魚宣布重新獲得2023年英雄聯盟職業聯賽(LPL)的賽事直播權。這也是時隔一年后,斗魚的身影再次出現在頭部電競賽事版權的爭奪戰中。在游戲直播行業流量被短視頻等平臺分流的當下,頭部賽事內容的重要性愈加凸顯。
能否挽回用戶數據的下滑趨勢仍未可知,但頭部賽事版權費用所帶來的成本壓力卻已出現。財報中提及,本季度收入分成及內容成本項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直播分成費用的下降,而購買LPL賽事版權實際上部分抵消了這一下降。
截至6月30日,斗魚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限制性現金以及短期和長期銀行存款為70.555億元,而截至去年12月31日為68.088億元,略有提升。
連續兩個季度盈利之后,斗魚的降本舉措在改善現金流方面初顯成效,但如付費用戶數等關鍵數據的下滑趨勢未見扭轉,直播主業的變現壓力依然存在。在重回頭部賽事爭奪戰后,能否有所改觀仍需觀察。
財報發布后,斗魚美股盤前股價報1.08美元/ADS,微漲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