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王勇
碳酸鋰期貨價格連跌數日,當前碳酸鋰的成本已經高于期貨價格。
8月14日,碳酸鋰期貨大跌,2401合約即最早交割的合約下跌5.54%至19.675萬元/噸,跌破20萬元大關,創下該合約上市以來新低,同時也意味著全部已上線合約均跌至20萬元/噸以下。
碳酸鋰現貨價格也在持續下跌。上海鋼聯數據顯示,8月14日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下跌7000元/噸至23.85萬元/噸,環比上周同期下跌了2.75萬元/噸,周跌幅超過10%。
WIND數據顯示,8月14日鋰礦指數下19家企業中,16家企業下跌,其中贛鋒鋰業(002460.SZ)領跌,報收53.61元,跌幅達4.44%,1081.4億元。
“8月新能源汽車迎來降價促銷,價格戰開始向上傳導。”上海鋼聯新能源事業部鋰業分析師李攀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
李攀指出,當前下游需求不足,旺季不旺,訂單不及預期,雖然下游材料廠碳酸鋰庫存不高,但在訂單企穩前,市場仍舊以剛需采購為主,目前采購意向價格在21萬元/噸以下。
下游維持低庫存,是導致今年一季度碳酸鋰價格重挫的重要因素。中信建投期貨工業品分析師張維鑫分析認為,在目前背景下,企業主動去庫有重演的可能。
中信建投期貨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動力電池產量293.6 GWh,銷量為256.5 GWh,估算電池廠成品累庫37 GWh,累庫比例12.6%,比2022年減少2個百分點;終端看,上半年汽車整機廠累庫約47.8 GWh,占裝機量的比例為31.45%,亦僅比2022年降低約3個百分點。
中信建投期貨表示,47.8 GWh的庫存已幾乎覆蓋1.5個月的裝機需求。但由于9-12月為汽車消費的旺季時段,即使再現主動去庫,其力度也有限,至少在9月底以前,中下游仍會保留一個足以應對旺季需求的健康庫存水平。
從成本端對碳酸鋰價格的影響看,李攀表示,目前上游鋰鹽端成交和報盤較為謹慎,鋰礦端價格跟隨鋰鹽市場調整,呈現下降趨勢,按照目前5%品位的鋰精礦成交價3900元/噸計算,碳酸鋰的成本在21.72萬元/噸左右。
由此可見,這一價格已經高于碳酸鋰期貨價格。
據中信建投期貨估算,當前進口鋰輝石精礦生產碳酸鋰已經處在倒掛狀態,估算的材料成本已約達2.45萬美元/噸,加上其他生產成本,碳酸鋰成本價已高于當前現貨價格。
張維鑫表示,與今年一季度不同的是,當前鋰礦成本已經跌至更低水平,碳酸鋰成本端對價格的支撐減弱。
他指出,當前鋰輝石精礦價格已經低于2023年4-5月的低點,且有進一步下跌的空間。鋰云母價格雖未跌至4-5月的低點,但一體化的材料成本已經跌至15萬元/噸以下,總成本估算較當前現貨價格有較大距離。
據其測算,包含鋰云母在內的所有供給中,從一體化生產成本曲線出發的價格邊際支撐大概在15萬元/噸,如果不含低品位鋰云母,該成本支撐將降至10萬元/噸以下。鋰輝石精礦、鋰云母均為碳酸鋰的上游原材料。
近日兩次高溢價的鋰礦拍賣,也并未給鋰價帶來實質上的消息利好。8月13日,大中礦業(001203.SZ)全資子公司大中新能源以42.05億元,競得四川省馬爾康市加達鋰礦勘探權,成交價較319萬元的起始價升值1317倍。
8月11日,四川能投資本控股有限公司拍下李家溝北鋰礦勘查權,成交價10.1億元,相較于57萬元的起拍價高出1771倍。
“這背后隱藏的鋰礦勘探開發熱情,是值得擔憂的一件事。”張維鑫認為,未來兩年鋰鹽供需已經面臨較大的過剩壓力,資本越是積極參與鋰礦勘探開發,未來供給增長潛力越大,鋰價越會向下回歸。
對于碳酸鋰接下來的價格走勢,李攀表示,短期看有跌破正常水平的可能性,或出現今年3-4月的供需情況,中長期仍然維持偏弱看法。
張維鑫預測,碳酸鋰期貨下方尚有1萬-2萬元/噸的下跌空間,但情緒沖擊下,有超跌可能;現貨仍會保持跌勢,預計會來到20萬元/噸左右的水平,但跌破前期低點的難度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