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王婷婷
碧桂園無意外開啟了債券展期之路。
8月14日下午,界面新聞獲悉,碧桂園(02007.HK)首支境內債的初步展期方案出爐,擬對發行的“16碧地05”本金展期三年,到期償付利息無現金首付。目前該方案正在征求部分債券持有人的意見。
從初步方案來看,碧桂園將在債券到期后的第1、2、3個月分別支付2%的本金,第12個月支付10%的本金;第24個月支付15%的本金、30個月支付25%本金、第36個月支付剩余44%的本金。
界面新聞查詢DM查債通顯示,“16碧地05”為私募債,發行規模58.3億元,當前債券余額為39.04億元,票面利率5.65%,到期日期為2023年9月2日,發行人為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
在展期之外,碧桂園也提供了增信措施,拿出福建龍巖、山東煙臺及江蘇沭陽、淮安、興化的項目公司股權質押。
值得一提的是,碧桂園旗下共計11只境內債券已于8月14日開市停牌,復牌時間另行確定。
對于債券停牌,碧桂園稱,集團將與各持份者溝通,并考慮采取各種債務管理措施,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后續集團亦將繼續穩妥推進各項風險化解措施和經營策略,以保障集團的未來長遠發展。
此次碧桂園停牌債券則包括“19碧地03”、“20碧地03”、“19碧地04”、“21碧地01”、“21碧地02”、“21 碧地03”、“21 碧地04”、“22碧地02”、“22碧地03”,以及碧桂園控股子公司廣東騰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發行的16騰越02等。這11只債券余額約157.02億元。
除了上述已提出展期方案的“16碧地05”外,還有“20碧地03”也將在今年9月份到期,這支債券余額20億元,行權日期在9月24日。
此前,碧桂園未能按時支付應該于8月7日支付的兩筆美元債的票息,合計金額約2250萬美元,但目前仍在30天的寬限期內。這兩筆債券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發行規模均為5億美元。
也就是說,碧桂園近期除兩筆美元債利息外,將在9月份面臨約59億元的境內債兌付壓力。
相關債權人對界面新表示,碧桂園債券在今天全面停牌后,可能有兩種方案,一種是境內債整體打包重組,再展期;另一種是到期一筆展期一筆。 從目前的首只展期的初步方案來看,碧桂園應該是選擇了第二種方式,先行就即將到期的展開談判。
除了境內債,碧桂園目前存續的境外美元債還有20筆,總額約110億美元,今年內到期的美元債券只有一筆,規模為4億美元,到期日為2023年10月19日。
但2024年初,碧桂園將面臨約15億美元的到期償還高點。市場也預計,碧桂園境外美元債券的整體展期也將在接下來展開。
作為昔日的示范民營房企,碧桂園近期的一舉一動都備受市場關注。
早在今日午間,就有消息稱,碧桂園預把9月2日到期的境內債“16碧園05”展期36個月并分期兌付,目前正在征求部分持有人的意見,碧桂園考慮分7期兌付。
如今靴子落地,在宣布公司遭遇流動性困難之后,碧桂園不得不將還有接近三周就到期的債券“16碧園05”尋求展期,這也是碧桂園首只擬展期的債券。
不過,隨著這兩年房企債券接連違約、展期,不論是方案條款的反復論證與設計,還是和債權人的溝通,爭取債權人的同意并不容易,這也導致房企的債券展期之路并不如想象中那般順利。
碧桂園首支債券展期的方案最終能否獲通過,接下來其余數只債券又將會推出怎樣的解決方案,也備受市場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