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鄒文榕
繼上周五金博股份(688598.SH)、南都物業(603506.SH)公告認購的中融信托產品出現逾期兌付后,本周首個工作日,兩家上市公司開盤雙雙大跌超6%,截至收盤,金博股份收跌5.98%,南都物業跌幅收窄至1.14%。
今日盤中,金博股份多次在上證e互動平臺回復投資者消息,并表示經公司自查,截止目前,除公司已披露購買的兩筆共計6千萬元人民幣的中融信托產品外,其它購買的理財產品均為銀行和證券公司風險等級為R1和R2的中低風險產品,無信托類產品。
據界面新聞記者梳理,自8月11日上市公司信托理財產品逾期兌付輿情開啟后,上交所、深交所平臺有關于上市公司認購中融信托產品的投資者提問明顯增多。
截至發稿,已有近百家上市公司被追問此前是否認購中融信托旗下產品,包括老白干酒(600559.SH)、浪潮信息(000977.SZ)、洋河股份(002304.SZ)、億緯鋰能(300014.SZ)、盛新鋰能(002240.SZ)、遠興能源(000683.SZ)等熱門上市公司。
而多家上市公司也隨之對投資者提問進行了回復。
界面新聞記者梳理后發現,回復內容主要分為三類:未持有信托類產品,沒有持有中融信托相關產品,此前持有的產品已按合同兌付。
例如,芯動聯科(688582.SH)回應稱,公司未購買相關理財產品,具體信息請參考公司定期報告;海興電力(603556.SH)、風華高科(000636.SZ)、東方雨虹(002271.SZ)則表示,公司目前未持有任何信托類理財產品;濮陽惠成(300481.SZ)表示,公司的理財產品均為流動性好且保本的銀行大額存單或者結構性存款,不涉及投資者所提產品。
知名酒企老白干酒回應,公司沒有購買中植、中融系相關產品。公司現金管理僅限于購買安全性高、流動性好、風險較低、不影響公司日常經營活動的理財產品。
大禹節水(300021.SZ)回復稱,公司目前沒有投資中融信托產品,去年買入的信托資金,本金利息全部收回,收益按合同兌付,沒有發生風險。
科遠智慧(002380.SZ)表示,公司曾經于2019年至2022年年初購買過中融相關信托類產品,期限一般不超過6個月,而且公司都履行了充分的信披程序。目前這些產品都已全部到期,安全贖回,沒有發生任何風險。
雙成藥業(002693.SZ)稱,公司今年1月份認購的3000萬中融信托產品,已于2023年7月10日按合同約定收到本金及利息。
值得關注的是,在一眾被追問的上市公司中,微光股份(002801.SZ)和塔牌集團(002233.SZ)已在2023年半年報中對已逾期的信托理財產品計提減值準備,不過并未披露逾期產品來源哪家信托公司。
據微光股份披露,已對逾期未收回的信托理財產品計提減值金額1350萬元。塔牌集團顯示,截止2023年6月30日,公司存量地產類信托產品的余額為10,359.32萬元(于2022年末為10,829.45萬元),累計計提的減值準備或確認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金額合計為5304.56萬元(于2022年末為5038.13萬元),計提比例較高,預計信托產品展期的發生對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影響較小。
而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上,有投資者就向微光股份發問,為何公司在去年中融信托展期的基礎上今年繼續買入信托?目前中融信托存在兌付能力存疑的情況,公司有何應對方案?
不過截至發稿,微光股份未進行回復。
Wind統計,自2020年以來,微光股份累計買入信托產品47.79億元,居上市公司信托理財認購金額第二,其中,30.43億元資金買入了中融信托產品,認購金額占比超過6成。
此外,2023年半年報顯示,除兩筆已延期的產品分別延期至今年6月30日和2024年4月30日外(涉及資金4,247.49億元),微光股份另有四只中融信托的理財產品即將在今年8、9月份相繼到期,涉及本金規模2.3億元。
此外,塔牌集團方面,據公司回應,公司購買的中融信托的信托產品均為封閉運作的信托計劃產品或凈值化的標品信托產品,并非“非標資金池”產品。截止2023年6月底,公司對地產類信托產品計提的減值準備比例已達50%以上。
另據塔牌集團半年報披露,截至目前,公司持有的中融信托尚未到期(自2023年8月開始)產品共計17只,涉及金額2.5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