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未來跡》 陳韞萌
近期,北京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公告顯示,妍麗化妝品(中國)有限公司北京第五分公司因門店售賣的HBN品牌兩款商品涉及“抗老”宣傳違反了《廣告法》被罰款。
在這條處罰細則當中提到,妍麗化妝品(中國)有限公司北京收到HBN所屬公司深圳護家科技有限公司設計的一整套亞克力展示用品,標語稱HBN多重勝肽御齡精華油含有“專屬敏感肌的抗老‘猛料’”、HBN品牌御顏緊塑精萃霜50g“臻顏奢養抗老面面俱到”,并將其擺放在貨架上進行展示,“上述兩款產品均不具備抗老功效”,且違反了廣告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而受到行政處罰。
《FBeauty未來跡》致電妍麗深圳總部的官方客服電話,客服表示,目前對此次處罰事件暫不太了解。
“抗皺”“緊致”不等同“抗老”,警惕宣稱存在誤區
資料顯示,HBN是一家主打抗衰類產品的知名新銳國貨品牌,在2022年天貓618美容護膚國貨榜單排名第六。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其市場銷售額就已經超過了10億元。
自 2022 年 1 月 1 日起,國家藥監局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申請特殊化妝品注冊或者進行普通化妝品備案的,應當依據《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規范》的要求,對化妝品的功效宣稱進行評價,并在國家藥監局指定的專門網站上傳產品功效宣稱依據的摘要。
《規范》中也指出,具有抗皺和緊致等抗衰相關功能的化妝品,應當通過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試驗方式,即人體功效評價實驗、消費者使用測試或實驗室試驗三者中至少選擇通過一項,同時可以結合文獻資料或研究數據分析結果,進行功效宣稱評價。
國產普通化妝品備案信息系統顯示,HBN多重勝肽御齡精華油的備案號是粵G妝網備字2022133462,其功效宣稱是修護,保濕,抗皺,緊致,舒緩,其中的抗皺宣稱擁有相關人體功效評價試驗和消費者使用測試簡述。
截圖自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查詢平臺
另一款HBN品牌御顏緊塑精萃霜(50g)的備案號是粵G妝網備字2022240644,功效宣稱是修護、保濕、抗皺和緊致,其中抗皺宣稱同樣也有文獻資料、相關人體功效評價試驗和消費者使用測試簡述。
截圖自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查詢平臺
按照處罰細則提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2018)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違反本法規定,發布虛假廣告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停止發布廣告,責令廣告主在相應范圍內消除影響,處廣告費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廣告費用無法計算或者明顯偏低的,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兩年內有三次以上違法行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廣告費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廣告費用無法計算或者明顯偏低的,處一百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的罰款,可以吊銷營業執照,并由廣告審查機關撤銷廣告審查批準文件、一年內不受理其廣告審查申請。
處罰細則當中提到,HBN的宣傳廣告制作費用為395元/套,市監局對其處以“罰款1185元并責令當事人改正上述違法行為”的做法是符合廣告法法規的。
但這則看似金額不大的罰單,值得業界警醒。
2021年5月,國家藥監局發布了《化妝品分類規則和分類目錄》的公告(2021年第49號),在目前發布的《功效宣稱分類目錄》當中,并沒有看到“抗衰老”這種功效宣稱。
有資深政策法規研究專家告訴《FBeauty未來跡》,“抗老”是一個很市場化的概念。目前不可能,以后也不會被稱為一種宣稱功效?!翱估稀币膊坏韧诠πQ當中的“抗皺”、“舒緩”,與皺紋和皮膚的松弛不能完全等同于衰老和老化一樣。
化妝品違禁詞網的開發人李錦聰也認為,抗老需要品牌方進行解釋說明是指皮膚,避免誤導消費者誤以為是人體抗衰老??估弦矐斉c產品功效宣稱有對應關系,如緊致、抗皺、修護等。
“抗衰”賽道升溫,品牌和渠道都應注意營銷合規
歐睿國際數據顯示,抗衰類護膚品市場規模到2023年突破了1000億元,并預計到2026年可達1532億元,5年CAGR為13%。國內外頭部品牌都推出了抗衰類相關的產品,以面霜、精華為主。
根據艾媒咨詢,在 2022 年中國消費者選擇護膚品注重功效排名中,“抗衰老”功效位列第二(占比 56%),僅次于補水保濕功效。
此外,小紅書對于抗衰的相關討論也很高。截至 2022 年 9 月,小紅書上關于抗氧/抗衰的討論熱度已超過肌膚美白、深層清潔等話題,相關筆記高達 107 萬篇。
賽道火熱的背后,無論是品牌商還是渠道商都要注意對于宣稱詞多注意規范化,避免誤導消費者行為。
關于“抗老”,此前就不乏企業被罰的先例。
2022年1月,上海市監局因廣告詞中提到了“抗衰老”、“抗老”,對上海歐蔚梵化妝品商貿有限公司進行了“3萬元罰款,責令其停止發布”的行政處罰;去年8月,上海伴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因為宣稱“抗老”被上海市監局罰款4000元。
《FBeauty未來跡》注意到,美妝品牌在電商平臺上關于“抗老”的表述比較普遍,但多數品牌都選擇加注解,避免消費者對其產品產生誤解。
瀏覽HBN品牌天貓官方旗艦店可見,旗下多款產品也都有“抗老”宣稱,比如HBN多重視黃醇緊塑賦活晚霜產品標有“四重A醇 硬核強抗老”宣傳語、HBN御齡奢潤微精華液有“專屬敏感肌的抗老‘猛料’”的標識。值得一提的是,在網站頁面,HBN品牌在其產品宣傳頁的“抗老”字樣下方添加有“指抵御肌膚老化痕跡,如緊致抗皺或修護保濕等功效”的注解說明。
李錦聰認為,品牌有必要對“抗老”一詞作出相應的解釋說明,避免誤導消費者。目前市場上很多宣稱都屬于虛假夸大,拿不出有力的證據。而“抗老”這種詞比較模棱兩可,需要品牌方對其作一個定義,具體看品牌是怎么解釋,合不合理,是否超出化妝品定義范疇來判斷它是否違規。
上述資深政策法規研究專家則指出,部分品牌方的“抗老”宣稱不是現在才出現的違規個例,而是長期以來行業內都有的問題。品牌方需要先弄清楚什么是“抗老”,給它下一個定義,才能如此宣傳,而不是說這個市場火熱,跟風就可以作此宣稱。
總體來看,隨著監管的日趨嚴格,“抗衰”護膚這個市場紅海,在監管政策面進入日漸收緊的趨勢。不僅要化妝品企業提供明確的功效評價,更要在功效宣傳上有理可循,有據可依,讓消費者了解到更真實、準確、客觀的產品消息,降低合作渠道商的違法風險,助力整個護膚市場健康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