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音樂先聲 朋朋
編輯 | 范志輝
樂隊的夏(qiu)天終于來了。
8月11日,千呼萬喚中,《樂隊的夏天》第三季(以下簡稱《樂夏3》)終于回歸。
積蓄三年的熱愛與期盼,《樂夏3》一經播出便在樂迷間掀起了一陣久違的狂歡。據統計,節目開播后,在站內熱度高達8259,榮登綜藝熱播榜、綜藝飆升榜、愛奇藝出品榜等多個榜單TOP1。#大張偉樂夏3再唱靜止#、#橘子海#、#劉戀好迷人#等多個相關話題登上熱搜。
由此可見,《樂夏》出走三年,歸來仍是最能打的樂隊綜藝。
那么,時隔三年,為什么我們還那么愛《樂隊的夏天》?
時隔三年,歸來仍是爆款
“是不是前兩季就有你們?”
馬東的問題點燃了現場的熱情,臺下許多樂迷應聲附和。暌違三年,前兩季的經典舞臺每被重溫一次,新一季的呼聲就增加一份聲浪;網絡上每流出一份陣容預告,新一季的期待就被重啟一次。從五萬名樂迷報名參加現場錄制,到全國樂迷在朋友圈呼朋引伴共赴“開播派對”,無不佐證著節目的號召力。
直到張亞東站在我們熟悉的舞臺上掃響琴弦,才真正宣告:《樂夏3》真的回來了!
第一支登臺的樂隊是新學校廢物合唱團,《再見琳尼爾》用稚拙熱血的節奏引得全場大合唱,自帶流行潛質。現場樂迷與樂手們一起蹦跳、一起吶喊,一曲終了,才能品味出歌里的戲謔與無奈。
隨后出場的是橘子海,早在節目開播前就在網絡上掀起過熱潮,被貼上網紅樂隊的標簽。《夏日漱石》前奏中最具記憶點的riff一響起,腦海中自然重拾起與夏日有關的愉快記憶,歌曲營造的夏夜海風氛圍簡直浪漫爆炸。正如超級樂迷高葉所說,“音樂起來不需要酒,腦子里就能嗨”。
如果說橘子海善于打造氛圍,那么Mr.Miss和柏林護士則是演繹故事的好手。在舞臺上,Mr.Miss的《低語》仿若一幕音樂劇,聽眾置身一家百老匯的俱樂部,在劉戀的超強舞臺表現力和大師級big band的陪襯下,聽名伶講述一則關于人生的隱喻。
柏林護士《Here Comes The Gangster》的舞臺,則更像是一場糅合著黑色幽默與暴力美學的電影。念白的口吻配合舞臺上竄起的火焰,一舉帶觀眾走進怪誕緊張的情節之中。
還有康士坦的變化球那充滿著力量與關懷的“喪燃感”、Nova Heart那沖撞在電流中的女性力量、鳥撞那獨屬于25歲時青春熱血的快意恩仇、鋼心樂隊那微醺后的肆意與瀟灑、虎嘯春那份又燃又炸的浪漫……
縱觀以往出圈的爆款音綜,不難得出一個結論:真正決定節目好看與否的核心要素,終究還是要落地音樂作品與舞臺呈現。
從第一期的炸裂開場來看,節目組牢牢把握住了這一核心,通過邀請不同風格、不同氣質、不同世代的音樂人,佐以國內頂尖的燈光、VJ、舞美、導攝團隊共同打造,為樂隊們呈現出了極具風格化的高燃舞臺。
在呈現樂隊作品時極大限度地還原了Live演出中樂迷和樂手之間近距離的互動,同時又在舞臺設計中不斷做加法,將作品中的情緒具象化并不斷放大。
所以我們得以看見,在舞臺下和熒幕前,樂迷也都沉浸在這場獨立音樂的狂歡中,在不同歌曲的情緒之間來回穿梭。既能因為熱血的朋克音樂肆意pogo,揮灑汗水;又能在故事和氛圍里閉上眼睛,搖擺身體;既能因為“又喪又燃”的搖滾樂流下眼淚,又能因為在電子舞曲的迷幻中落入“無人之境”。
正如超級樂迷大張偉所說,“音樂的最大魅力在于,它讓臺下無論是八萬人、三千人,都變成一個人。”
再看本季的27支樂隊,有布衣、超級市場、二手玫瑰、聲音玩具這樣行業內首屈一指、開啟獨特風格或流派的老牌樂隊,咖喱3000、安達組合、火星電臺等各類風格的實力勁旅,有回春丹、橘子海、麻園詩人這樣異軍突起的網紅樂隊,也有虎嘯春、八仙飯店這樣的新生力量。
某種程度上,這27支樂隊完全可以視作中國樂隊的行業版圖。
在第一期節目中,我們就已經領略了朋克、后朋、夢泡、電子、爵士等多種風格的魅力,也見證了樂隊對于風格的創新和巧思。接下來的節目中,其他類型的樂隊將帶來怎樣的舞臺,同樣非常值得期待。
從第一期節目的反響來看,新一季的《樂夏》以多元、出彩的舞臺接住了樂迷們的高期待和熱愛,讓樂隊文化、獨立音樂再一次在大眾視野掀起熱潮。
兼具品質與內核,全民的樂隊盛夏回來了
不夸張地說,2019年《樂隊的夏天》的橫空出世,無形中也成為了國內獨立音樂的分水嶺。
此前,獨立音樂徘徊在主流視野之外,知者寥寥。而在節目播出后,獨立音樂開始旺盛生長,破土而出,從地下到地上,讓樂隊“站著就把錢賺了”,深刻影響了國內的樂隊生態。
三季節目中,不但有近百組樂隊站上《樂夏》的舞臺,以強曝光的方式將獨立音樂帶進大眾視野,帶來破圈的原生動力;在舞臺之外,《樂夏》也成為了時下青年文化的引領者,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進Livehouse、沖進音樂節。
當高葉說,“《樂夏》的意義就是讓我這種以前不聽搖滾的人開始關心、喜歡搖滾”,那一刻她也成了億萬樂迷的代言人。
在《樂夏3》的舞臺上,我們也見證了節目在樂隊身上的烙印和影響力。
“我看見你們所有的朋友,我覺得我們曾經吃過所有的苦都是值得的。”在新學校廢物合唱團的演出中,劉凹大聲地向觀眾喊出了自己的心聲。巡演路上的奔波、排練室的揮汗如雨、終日創作的苦行,都因為此刻音樂的聲量而變得生動、變得洶涌。
對于許多樂手而言,《樂夏》為他們匹配最專業的團隊、凝聚圈內人士的認可、匯聚最大樂迷群的歡呼和吶喊,只為將音樂中的魅力全部釋放,他們也會拿出最好的狀態,來證明自己。
所以,我們也同樣看到虎嘯春的主唱平三一上舞臺就彈斷了琴弦,拼盡全力地演出只是覺得此后再沒有這樣的機會。
對于Mr.Miss而言,《樂夏》則是成長與蛻變的見證。
在《樂夏》第一季,Mr.Miss雖早早遺憾告別舞臺,但已然為他們積蓄了一批受眾,有更多動力去做專輯、做巡演,愈加精益求精地去打磨與詮釋作品。去年發行的《枕邊迷航》整張專輯的概念企劃、編曲配置、視覺呈現都上升了一大截,讓他們在6年后再次入圍金曲獎。他們選擇再次站在這個舞臺上,讓樂迷看到更加成熟、更加動人的Mr.Miss。
正是因為《樂夏》從一開始就充分尊重獨立音樂背后的文化根基與收聽習慣,通過挖掘每一支樂隊背后的故事來豐盈音樂本身,并以精致、高規格的舞美設計、聲光電技術為舞臺加成,將獨立音樂形式與大眾化綜藝表達極限融合,才能讓那些“叛逆”的獨立音樂人選擇這個舞臺,進而更加珍視這個舞臺。
此外,評選規則和賽制升級也是今年《樂夏3》的關鍵創新。
這一季,節目組果斷向樂迷們賦權,采用了超級樂迷、樂隊友友與大眾樂迷均“一人一票”的評選規則。相較于前兩季,樂評友友和超級樂迷的投票權重都被降低,有意打造更加自由包容的范圍。賽制方面,則設置了原創賽、改編賽等多種比拼模式,便于多維度展現樂隊們關于歌曲、舞臺、審美的理解和才華。
誠然,五年前《樂夏》在開播時就因為不同樂隊之間風格迥異、難以統一評價標準而引發討論。《樂夏3》秉持著“讓更多的樂隊被看到”的初衷,在底層節目設計中就打破了專業評審和大眾評審的藩籬,每一位樂迷都是平等的,力求尊重每一支樂隊的表演風格。
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和呼應了樂隊生態的特質:也許不是所有的音樂類型都能獲得大眾共鳴,但只要熱愛,樂隊就會一直堅持創作。同樣,不論什么音樂類型,只要觀眾喜歡,就可以不假思索地支持。
摸透了這個底層邏輯,節目此次推出的評選規則,真正意義上讓更多“寶藏樂隊”被看到,從而完成一場全民的獨立音樂文化普及,并推動獨立音樂的業態更加繁榮。
也正是這份品質的保證與獨立音樂內核的把控,《樂夏》也不斷獲得了樂隊和樂迷的認可,毫無疑問地成為了國內樂隊綜藝的“天花板”。
而從新學校廢物合唱團的流行朋克、柏林護士的后朋克,到橘子海的dream pop、Nova Heart的迷幻搖滾,再到Mr.Miss的爵士、康士坦的變化球的情緒朋克,老牌樂隊與新聲力量強強對決,成功地塑造出中國樂隊的群像,也讓《樂夏3》變得更加好看,再次締造屬于全民的樂隊盛夏。
在接下來的舞臺中,等待觀眾的還有中國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電子樂隊超級市場、世界音樂的安達組合、創作了眾多經典作品的火星電臺……《樂夏3》將進一步打開對中國樂隊、中國獨立音樂更多的想象力,呈現出樂隊文化的多元化和規模化發展的完整脈絡。
走過三季,不負情懷與熱愛
此刻,再回首《樂夏》的一路走來,它帶動的不僅是一檔綜藝節目,更是帶動了一種文化、一種情緒、一種生活方式。
蟄伏三年,今年線下演出重啟以后,積壓已久的樂迷需求迅速爆發,也帶動了遍地開花的音樂節和大大小小的Livehouse演出,不可謂不是《樂夏》創造的長尾效應。
猶記得,新褲子主唱彭磊在第一季中說道,希望“這個節目可以帶樂隊走向未來,然后,未來可能會是獨立音樂的黃金時代”。如今看來,這一美好愿景離樂隊們越來越近了。
如果說2019年的《樂夏1》是異軍突起,依靠樂隊這一差異化賽道贏得了口碑,那么今年的《樂夏3》則打破了綜N代的桎梏,以驚艷出彩的舞臺和音樂背后的故事實現了更普世的共鳴,再度爆發出圈。
而這也意味著,愛奇藝在樂隊、說唱等類型化賽道上依然擁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與優勢,鑄就其在原創自制這項“老本行”上的實力。
可以料想,《樂夏3》第一期就像一支發令槍,將徹底點燃Q3綜藝市場的熱情。
排版 | 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