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沈溦
因控股股東的債務糾紛,正被信達資產催收超20億元的*ST美谷(000615.SZ)再受打擊。
8月9日晚間,*ST美谷發布公告于8月8日收到《立案告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法律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
公司表示,立案期間,將積極配合中國證監會的相關工作,并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及監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目前公司各項生產經營活動正常有序開展,本次立案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和管理造成重大影響。
資料顯示,*ST美谷早在1996即已登陸深交所,最初名為湖北金環,主業為化纖行業,近十年經歷多次資本運作重組,業績卻反反復復。
2015年,河北房地產商京漢置業借殼湖北金環上市,主業變更為房地產,公司簡稱京漢股份。
隨著房地產陷入低迷期,2020年,奧園集團入主京漢股份并更名為奧園美谷,投身醫美賽道,其主旨是打通醫美行業上下游產業鏈,致力成為國內醫美生態集成商。
從2021年開始,公司加速剝離其房地產業務,進行股權轉讓的同時并購醫美服務機構,在2022年上半年完全剝離房地產業務。
轉型醫美讓*ST美谷一度市值飆升,但對公司業績并未帶來實際提升,而其與大股東奧園集團及關聯公司之間擔保事件突然發酵,也給上市公司帶來嚴重惡果。
4月29日,因2022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負值,審計機構對公司2022年度財務報告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審計機構對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了審計,并出具了否定意見的《內控控制審計報告》,連續三個會計年度經審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凈利潤孰低者為負值,且2022年度審計報告顯示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性等多重原因,上市公司被深交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和“其他風險警示”處理,股票簡稱由“奧園美谷”變更為“*ST美谷”。
年報數據顯示,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3.56億元,同比下降14.66%;虧損15.83億元,歸母凈資產-1.61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93.85%。
最新公告顯示,公司今年以來共計收到信達資產系列案件的11個訴狀,公司作為被告涉及金額合計約23.61億元,公司已計提預計負債14.8億元。
股價方面,由于擔保危機發酵,公司股價從年初9.64元的高位,一度6月初逼近2元線附近,截止到8月11日, 該股報收3.40元 。
半年報預告顯示,*ST美谷預計虧損3800萬元至5300萬元,同比虧損減少,醫美主營業務收入、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均有明顯增長,公司稱調整醫美的經營策略,克服了年初流動性受限的翹尾因素對醫美消費的沖擊與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