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沈溦
多家上市公司連續“踩雷”信托產品引起了監管層的關注。
8月11日,上交所向金博股份(688598.SH)下發監管工作函,就公司對外投資及現金管理中發生的信托產品逾期事項提出監管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當日盤后,金博股份剛剛發布公告,公司通過恒天財富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所購買的中融-隆晟1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以下簡稱“隆晟1號”)、中融-澤睿1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以下簡稱“澤睿1號”)出現逾期兌付情況。
據公告,上述產品購買于2022年8月10日至12日,期限均為12個月,預期年化收益率7.00%,投資總金額6000萬元,收益420萬元。
同日,南都物業(603506.SH)也公告,公司購買于2023年2月9日的中融-匯聚金1號貨幣基金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到期后未兌付,購買金額3000萬元。
兩家公司均表示,上述產品存在本息不能全部兌付或者僅部分兌付的風險。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上述產品受托方均為中融信托,近年來,中融信托頻頻踩雷多家房企債務危機,此前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公告該機構信托產品逾期信息。
資料顯示,中融信托成立于1987年,前身是哈爾濱國際信托投資公司。目前,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旗下的經緯紡機(000666.SZ)持股37.47%,是第一大股東。中植集團、哈爾濱投資集團和沈陽安泰達商貿有限公司分別持股32.99%、21.54%、8.01%。
2022年年報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融信托注冊資本120億元,截至2022年末,公司自有資產304.18億元(合并),公司及各子公司受托管理資產總規模7857.09億元。
在此之前,8月4日,咸亨國際(605056.SH)剛剛發布了信托產品部分逾期的信息,其中涉及到中融信托旗下中融-豐盈176號集合資金股權投資信托計劃,公司收到投資本金 1742.94 萬元,投資收益0萬元,剩余信托產品投資本金257.06萬元及投資收益尚未收回。
由于涉及多個信托產品逾期,咸亨國際也收到了上交所下發的監管函。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已有多家上市公司踩雷中融信托信托產品。其中大多涉及房企債務問題。比如咸亨國際豐盈 176 號背后為祥生集團債務問題。
2022年4月,塔牌集團(002233.SZ)宣布購買的“中融-豐騰 83 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進入延長期,原因為融創地產未按期履行其在信托計劃項下的資金支付義務。
截止到2023年4月7日,公司已累計收到該信托產品本金77.96萬元和收益73.97萬元,信托產品剩余本金和展期期間剩余投資收益將按展期期間的信托利益分配方案進行回收。
吉華集團(603980.SH)2021年3月和2022年4月購買的中融-驥達11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中融-豐騰83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都出于延長兌付期。
據公司最近發布的進展公告顯示,截止到2023年4月4日,公司尚未收回中融-驥達11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本金1000萬中的925.31萬。尚未收回中融-驥達11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本金3000萬中的2766.11萬。
此外,也有不少上市公司所持有的中融信托產品仍在投資期限內。2023年3月份,*ST民控(000416.SZ)曾表示,公司滾存投資中融--匯聚金1號貨幣基金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投資金額1億元,投資期限一年,預期年化收益率6.1%。
2023年4月份,雙成藥業公告稱,公司認購中融-隆晟1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3000萬份信托單位,認購金額3000萬元,產品到期日為2023年10月份,年化預期收益率6.2%。
微光股份(002801.SZ)3月公告稱,公司有2筆5000萬的中融-匯聚金1號貨幣基金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于8月20日和9月11日到期。
“上市公司購買資管產品,注重的資金的安全性和靈活性,信托產品相對于銀行定期收益率高,又有剛性兌付的屬性,安全性有一定的保證。”一名上市公司資深高管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則表示:“受整體經濟環境影響,未來部分信托產品的高風險性可能會繼續暴露,一些原本利用信托產品投資進行短期現金管理的上市公司會因此受損,監管機構會提示相關的風險,但是也許無法杜絕,畢竟這些暴雷的信托產品都是經過合規后登記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