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鄒文榕
前后不到一周,三家上市公司發布了購買的信托產品逾期公告,悉數指向了中融信托。
8月11日,南都物業(603506.SH)和金博股份(688598.SH)盤后相繼發布《關于部分信托產品逾期兌付的風險提示公告》,稱利用閑置自由資金購買的中融信托相關產品已到期,但本息均未兌付,涉及本金分別高達3000萬元和6000萬元。
其中,南都物業稱,2023年2月9日,公司使用閑置自有資金3000萬元購買了“中融-匯聚金1號貨幣基金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下稱:匯聚金1號),產品期限自2023年2月9日至2023年8月8日,預期收益率為5.8%。截至8月11日公告,公司尚未收到“匯聚金1號”本金及投資收益。
并且公司已就信托計劃逾期兌付的后續事宜與中融信托進行了溝通,截至公告披露日,南都物業未收到中融信托方面的正式文件回復。
金博股份方面,據公告稱,2022年8月10日至12日,公司通過恒天財富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購買中融信托的“中融-隆晟1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下稱:隆晟1號)和“中融-澤睿1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下稱:澤睿1號)信托產品各3000萬元,預期年化收益率分別為7.20%和7%,存續期均為12個月。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尚未收到“隆晟1號”和“澤睿1號”產品的合計6000萬元本金及426萬元投資收益。
界面新聞記者據此在中國信托登記協會(下稱:中信登)產品搜索中融信托上述三款逾期的信托產品,但均無相關登記信息。
有中融信托內部人士向界面新聞記者透露,上述涉及的產品比較老,所以中信登上沒有數據,不同項目的具體資金運用方式不盡相同。
值得關注的是,近一周以來,針對中融信托產品逾期的上市公司公告已累計達到3家。
除了上述兩家上市公司,咸亨國際(605056.SH)也在8月5日披露購買的兩家信托公司旗下三款信托產品逾期問題,其中就包括中融信托旗下一款股權投資信托計劃。
2022年8月01日,咸亨國際收到該信托產品投資本金1013.53萬元;2022年12月19日收到該信托產品投資本金729.41萬元。截至此次公告披露,累計收到該信托產品投資本金1742.94萬元。剩余信托產品本金257.06萬元及投資收益尚未收回。
那么,上述該筆股權投資信托資金最終投向哪里了呢?
界面新聞記者搜索咸亨國際2021年年報了解到,報告期內,咸亨國際認購并存續中的中融信托產品共計兩款,委托理財金額分別為2000萬元和1000萬元。
其中,2000萬元的信托項目的委托理財起始時間恰好從2021年8月11日開始。資金投向方面顯示,信托資金其中1700萬元繳納信保基金,70萬元用于受讓杭州濱順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70%股權,剩余資金對SPV增資,用于資本公積,股轉及增資完成后,信托計劃最終持有SPV公司70%的股權最終用于杭州祥生弘德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的杭州市下沙大學城北項目。
在5日的公告中,咸亨國際提到,公司目前已收到中融信托發出的《說明函》,且中融國際作為受托人,為了保障信托計劃順利退出,已向法院申請予以強制執行,并已經查封項目公司和SPV等主要公司股權及賬戶。現階段處于執行和解狀態,和解相關協議約定退還土地出讓金扣減政府要求預留的項目清算退場工程款后,全部用于支付部分股權收購價款。祥生集團目前已支付部分股權收購價款,關于剩余股權收購價款祥生集團承諾2023年下半年同區域的江山云樾西府將完成竣工備案,此項目可用銷售回款將優先用于分筆向中融國際支付本項目的剩余股權收購價款。
需關注的是,今日,關于中融信托等在內的多家信托公司產品或出現兌付問題的消息突然在各個微信群流傳。截至發稿,光大信托、五礦信托、中航信托均已發布緊急聲明,強調“停兌”傳聞不實,已進行報案。
界面新聞記者就此向中融信托方面同時求證此次涉及的上市公司信托產品逾期兌付問題,但截至發稿尚未獲回復,公司官網也因系統維護無法進入。

在7月18日召開的中融信托2023年年中工作會議上,董事長劉洋曾表示,上半年公司積極落實黨委要求和董事會戰略部署,加強與監管機構和股東單位溝通,深入市場和行業,加速推動業務轉型,實現營收略有增加,雖利潤有所下降,但總體經營情況基本符合預期。下半年公司將有序推進轉型業務發展,同時將密切關注市場變化,嚴格落實監管要求,切實按照董事會的工作部署做好經營管理各項工作。
據近期經緯紡機(000666.SZ)公告,2023年上半年,中融信托營業總收入23.58億元,同比增長1.21%;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3.32億元,同比下降51.63%。截至上半年末,公司總資產292.13億元,較期初下降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