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彈財經 段楠楠
編輯|蛋總
美編 | 倩倩
審核 | 頌文

近年來,隨著以掃地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清潔電器的崛起,傳統清潔電器地位大不如前。
以“元老級”清潔電器吸塵器這一品類為例,2023年第二季度京東商城吸塵器銷量為87萬臺,同比下降約15%;銷售額約為6.6億元,同比下降約17%。
在吸塵器銷量大幅下滑的背景下,主營業務為吸塵器零部件生產和銷售的星德勝科技(蘇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德勝”)選擇逆勢而上,向上海交易所遞交了招股書,計劃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8月1日,星德勝針對交易所第二輪問詢做出了詳細回復,意味著公司距離正式上市或將更近一步。
不過,在下游規模收縮以及營收下滑、財務內控不規范等因素的影響下,星德勝上市前景并不明朗。
1、業績持續性遭交易所質疑
公開資料顯示,星德勝成立于2004年,主要從事微特電機及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產品主要應用于以吸塵器為代表的清潔電器。
截至2022年6月30日,星德勝吸塵器類電機產品收入高達7.95億元,占公司收入比例高達90.53%。

(圖 / 星德勝招股書)
過去幾年,由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清潔、健康生活開始深入人心,以吸塵器為首的清潔電器產品銷量大增。
根據歐睿國際的統計數據,2021年國內吸塵器銷量達到2275萬臺,2016-2021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2.86%。
在下游需求旺盛帶動下,星德勝吸塵器類電機產品銷售額從2019年的9.83億元增長至21.55億元。同期公司營收由10.61億元增長至23.11億元,歸母凈利潤也由5257.19萬元增長至1.72億元。

(圖 / 星德勝招股書)
好景不長,隨著智能清潔電器的崛起,以吸塵器為代表的傳統清潔電器似乎逐漸被消費者拋棄。歐睿國際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吸塵器市場銷量為1.47億臺,同比下降2.13%。
在下游需求減弱的影響下,星德勝2022年營收出現下滑。根據星德勝在問詢函中披露的數據顯示,2022年公司實現營收18.08億元,同比下滑21.77%。
上交所在問詢函中要求星德勝說明業績下滑原因,對此,星德勝表示:公司吸塵器類產品主要銷往歐美地區,2022年歐美地區消費者在地緣政治、通貨膨脹等因素影響下,購買力下降,導致以吸塵器為代表的清潔電器類產品銷量出現下滑。
從數據來看,星德勝吸塵器類產品銷量下滑幅度遠超吸塵器行業銷量下滑幅度。2022年全球吸塵器市場銷量僅下滑2.13%,而公司營收下滑幅度高達21.77%。
對此,上交所要求星德勝說明是否存在公司市場份額被競爭對手獲取的情形,星德勝否認了這一點。
但根據星德勝在問詢函中披露的數據,2022年公司家用吸塵器主吸力電機全球市占率為27.01%,市占率較2021年下滑4.28%。圖 / 《關于星德勝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滬市主板上市申請文件審核問詢函的回復》
對此,上交所要求星德勝說明未來業績是否存在進一步下滑的可能性。從行業銷量來看,2023年上半年,吸塵器在國內主要電商平臺銷量仍在繼續下滑。
星德勝在問詢函中也表示,2023年一季度公司營收為3.61億元,同比下降10.19%,并預測2023年上半年營收為8.7億元至9.2億元,同比變動幅度約為-2.85%至2.73%。
注冊制改革后,上交所對于主板IPO企業定位為企業經營規模較大、業績穩定性較高的大型企業。從這點來看,星德勝業績連續下滑或許會給公司上市帶來不利影響。
2、財務內控不規范,實控人被處罰
除業績下滑外,星德勝財務內控不規范也被市場投資者所詬病。
星德勝剛成立時,由銀科實業100%控股。銀科實業則由公司實際控制人朱云舫于2004年在中國香港設立。
在早些年,中國為吸引外資來國內投資,在稅收、土地、水電等方面會給予外資一定程度的優惠。為了享受政策的優惠,朱云舫便在香港設立了銀科實業,再通過銀科實業控股星德勝,以此讓星德勝享受政策優惠。
但根據外管局37號文規定,境內居民個人在境外設立控股公司后,再回境內設立外商獨資企業之前,應當向外管局申請辦理境外投資外匯登記手續。倘若未按規定如實辦理,若發生資金流出,外匯局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進行處罰。
2021年3月,外管蘇州支局對朱云舫未按規定辦理境內居民個人境外投資外匯登記手續,作出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對個人處5萬元罰款等處罰措施。
另外,星德勝也被外管蘇州支局以公司未能如實披露實際控制人信息的情況下,發生資金流入,處以226萬元罰款。

(圖 / 天眼查)
對于上述處罰事項,星德勝在問詢函中回復稱:實際控人朱云舫未按規定辦理境外投資外匯登記,主要是因為朱云舫不熟悉相關外匯政策,不存在故意逃避外匯監管的情形,目前實控人朱云舫已繳納完上述罰款,此行為不構成重大違法行為。
不過,自從星德勝2004年成立以來,直至2021年被監管處罰,在長達十多年的時間內實控人一直存在未按規定辦理境外投資外匯登記的情形,直到IPO遞表前夕才被監管處罰,如今僅以“實控人不知情”為由來回復監管層,恐怕很難服眾。
除此之外,星德勝與實控人還存在頻繁資金拆借以及利用個人賬戶收付公司款項等行為。
從公司股權結構來看,截至IPO發行前,朱云舫通過銀科實業間接持有星德勝91.83%股權,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圖 / 《關于星德勝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滬市主板上市申請文件審核問詢函的回復》)
董事會方面,朱云舫擔任星德勝董事長,朱云舫妻子奚桃萍則擔任公司董事。報告期內,星德勝與朱云舫、奚桃萍以及奚桃萍母親薛雪英存在大量的關聯資金往來。
以實控人朱云舫為例,2019年和2020年,星德勝向朱云舫本期拆入金額分別為1022.20萬元、2106.07萬元。

(圖 / 星德勝招股書)
對于頻繁與關聯方拆借資金,星德勝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向關聯方拆借資金主要日常經營有資金需求,關聯方向公司拆借資金系個人資金周轉。
另外,公司與關聯方資金拆借參照同期銀行貸款利率水平4.35%計算,截至目前,資金拆借款項均已結清。
為了交易便利以及避稅,星德勝還利用實控人個人賬戶收取廢料款、發放獎金、支付經營費用等情形。
在招股書中,星德勝表示:公司在2021年開展自查、整改,目前不存在關聯方資金拆借以及利用個人賬戶收付款等行為。
根據央行相關規定,非金融機構之間不能進行資金拆借,顯然,星德勝與實控人之間的資金拆借不符合央行規定。
3、被監管層質疑利益輸送
「子彈財經」發現,星德勝與關聯方之間還存在一系列“謎之操作”。
2019年5月,星德勝將持有越正機電的21%股權轉讓給侯傳英(朱云舫母親),把49%股權轉讓給朱云波(朱云舫兄長),宣稱此舉是為了越正機電的獨立發展。
越正機電是星德勝的子公司,專門生產和銷售電機及電器配件。在轉讓上述股份前,星德勝持有越正機電70%的股權,剩余30%由侯傳英持有。
上述股份轉讓價格以越正機電凈資產作為交易依據,最終成交價格為133.51萬元。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交易前,越正機電曾進行一次分紅,分紅金額高達2600萬元,這直接導致越正機電凈資產大幅減少。
但在2019年12月,侯傳英、朱云波又將其持有越正機電51.00%、49.00%的股權轉讓給星德勝,轉讓完成后越正機電成為星德勝全資子公司。
此次轉讓價格仍以凈資產作為交易依據,成交價格為195.72萬元,較7個月前提升將近50%。
由于前后交易時間僅間隔7個月,且兩次交易價格相差過大,越正機電的交易也引起了交易所關注,上交所要求星德勝說明本次交易的合理性,是否存在利益輸送。
對此,星德勝表示:交易符合公司治理相關規定,不存在損害公司和股東利益等情形。
不過,此次交易是否真合理還有待商榷,從交易過程來看,此次交易并未經過審計,相關凈資產定價真實性也值得懷疑。
且從越正機電2018年與2019年兩年業績來看,越正機電2019年凈利潤僅為205.83萬元,明顯要低于2018年323.44萬元。
鑒于兩次交易分別發生在2019年5月和2019年12月,星德勝轉讓越南機電的股份時,參照的業績理應為2018年,收購時公司也大概率已經知道越正機電2019年全年業績。

(圖 / 《關于星德勝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滬市主板上市申請文件審核問詢函的回復》)
在凈利潤較高時,低價出售越正機電給關聯方,在凈利潤下滑時又以高價買回。星德勝此番謎之操作,確實讓投資者看不懂。
總體來看,星德勝的主營業務吸塵器產品受制于下游需求的持續減弱,未來業績的增長性存疑,加上公司的財務內控不規范、被上交所質疑有利益輸送之嫌……在種種不利因素下,星德勝順利IPO上市的可能性還有多少?「子彈財經」將持續關注。
*文中題圖來自:星德勝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