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戴晶晶
全球首個陸上商用模塊化小堆玲龍一號,完成了核島設備安裝關鍵路徑上的首個里程碑節點。
據中核集團官微消息,8月10日,中國核電(601985.SH)投資控股的中核海南多用途模塊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下稱海南小堆)玲龍一號反應堆核心模塊吊裝成功。
“壓力容器、蒸發器等關鍵設備一步到位,玲龍一號全球首堆的安裝工作步入高峰期。”中核集團表示,這是玲龍一號核島設備安裝關鍵路徑上的第一個里程碑節點。
這是核反應堆模塊化制造和安裝的一次“首秀”,代表全球核能小型化邁出了歷史性一步,標志著中國在模塊式小型堆建造上走在了世界前列。

玲龍一號(ACP100)是中核集團自主研發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多功能模塊化小型壓水堆堆型,于2016年4月成為全球首個通過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安全審查的模塊式小型堆。該堆型具有一體化設計和模塊化建造的技術特點。
按照IAEA的定義,小型堆是指電功率30萬千瓦以下的反應堆。大型反應堆的功率通常在60萬千瓦以上。
位于海南昌江的海南小堆為玲龍一號首堆,發電功率12.5萬千瓦,建成后年發電量約10億千瓦時。
此次吊裝的反應堆核心模塊被稱作“玲龍之心”,是玲龍一號的核心部件,集成了壓力容器、蒸發器、主泵接管,并取消了主管道。該核心模塊由中核集團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自主設計和采購,中國第一重型機械股份公司承制,是100%的“中國制造”。
其中,蒸汽發生器內置在反應堆壓力容器里,在吊裝前就已在工廠與反應堆壓力容器完成了組焊,是制造難度最高、最具代表性的“工廠化預制、模塊化制造”核電主設備。
上述設計創新既提高了核電站安全性和可靠性,又極大地縮短了工期,提高了經濟性。
小型堆具有靈活性好、用途廣泛的優勢。玲龍一號可作為分布式清潔能源,靠近城鎮及工業園區部署。除了可以發電以外,還能實現如熱電聯供、水電聯供、城市區域供熱、海水淡化、工業工藝供熱、自備電廠等多用途。
海南小堆于2021年中旬獲得國務院核準,是國內首個核電小堆項目。
2021年7月13日,該項目正式開工建設,由中國核電工程公司總承包,中核二二負責土建施工,中核五公司負責設備安裝,是全球首個建造的陸上商用模塊化小型壓水堆。
2022年11月30日,海南小堆廠房管道支吊架開始安裝,標志著核島安裝工程正式開工。
今年7月13日,玲龍一號反應堆核心模塊在一重集團大連核電石化有限公司完成出廠驗收。代表著國內在模塊化小型堆技術創新和核電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方面實現零的突破。
目前,中國當前在運核電機組55臺,在建核電機組24臺,在建裝機規模全球第一。其中,海南小堆仍是目前國內唯一通過審批的小堆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