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Tech星球 林京 王琳
疫情防控放開之前,社區團購最高一天能達600單,劉淼10平米的干洗店內根本放不下,分揀好的貨品一路堆積到門口?,F在,她向Tech星球展示的團長單子上,每天平均100單~200多單,大幅下跌。
作為連接社區團購平臺與用戶之間的關鍵橋梁,團長的境況一定程度上,反映著社區團購賽道的現狀。
社區團購大戰過后,如今留下多多買菜、美團優選、淘菜菜,被并稱為“新三團”,“老三團”里,十薈團、同程生活已經倒下,僅剩下興盛優選。盈利成為平臺首要任務,隨著線下商超復蘇,社區團購也面臨新挑戰。
然而,京東卻在近日重新“殺”入社區團購,將京喜拼拼更名為京東拼拼,拓城的第一站選在合肥。一位合肥本地團長表示,“京東BD(商務拓展)親自上門找來談團長合作,他們會挑選在其他平臺做得好的團長,直接邀請成為京東拼拼團長。”
盡管此前京喜拼拼并未在合肥布局,但在這位團長看來,改名后的“京東拼拼”,有京東兩個字背書,品牌力明顯,拉新獎勵豐厚,首日便爆單,據她觀察,京東的運力等方面能力尚未跟上,一些商品出現缺貨現象。
當整個賽道已然偃旗息鼓,京東拼拼入局,會讓社區團購重燃戰火嗎?
01 激戰平息后,唯一的開拓者
撤城、收縮,是過去一年社區團購賽道的關鍵詞。美團優選撤出北京以及西北四省份(甘肅、青海、新疆和寧夏),目前覆蓋20余個重點省份。興盛優選從最高峰的17個省份不斷撤退,目前業務僅有陜西、湖北、湖南、廣西、江西和廣東6個省份。多多買菜目前覆蓋范圍最廣,涵蓋了除西藏之外的31個省市區。
如今打開興盛優選APP,除了社區團購外,還新增了“源本商城”業務,是類似于淘寶的電商平臺,涉及服飾、鞋包、百貨、食品、電器、首飾等多個品類,主要走性價比路線,例如一件女士體恤在9元到40元不等。
圖:興盛優選APP截圖
據一位興盛優選離職員工介紹,“源本商城”是興盛優選跟外部公司合作,在她看來,服飾等原來沒有的品類,可以為公司增加營收。一位興盛優選團長表示,其工作人員曾介紹,因為單量被一部分競爭對手蠶食,因此開拓的新業務。
如今的“新三團”里,美團優選和多多買菜作為兩大頭部,過去一年爭坐“頭把交椅”。據國金證券研究數據,截至2022年上半年,美團優選的社區團購市場份額達到38%,僅次于多多買菜的45%。
從組織架構來看,社區團購“一號位”也發生變化。據《晚點》披露,去年初,美團副總裁郭萬懷從美團原高級副總裁、最高決策機構S-team成員陳亮手中接過快驢、買菜和優選業務,她對美團優選進行了一系列排兵布陣,將更有戰斗力的快驢管理團隊調往優選。同時,美團優選撤銷大區制,將全國五個大區(華北、華南、華東、華中、華西)調整為 17 個區域,區域擁有更多決策權,并自負盈虧。
據《深網》報道,去年9月開始,跨境電商業務Temu是拼多多最重要的戰略項目之一,由多多買菜的主要負責人顧娉娉親自帶隊。
隨著疫情全面放開,留住已有客戶成為社區團購平臺的頭等大事。部分地區的多多買菜、美團優選團長均向Tech星球表示,疫情放開之后,平臺及時調整了最新規則,原來主要是按訂單量計算傭金,如今用戶下單必須從團長分享的鏈接進入,只要訂單金額超過1元,團長便可以通過這一位用戶獲得1至2元的傭金。
在整個賽道偃旗息鼓,不同于往日的補貼大戰、資本涌入之時,京東重啟社區團購業務,與整個集團的下沉戰略密不可分。
今年618,首次公開亮相的京東集團新任CEO許冉,透露了集團下一步戰略任務。其中,下沉市場成為京東三大戰略之一并被首提。京東零售CEO辛利軍曾在京東內部提出了京東零售2023的四大必贏之戰之一,也是下沉市場。
打造低價心智,社區團購無疑是重要抓手之一。過往,京東社區團購業務進展較為坎坷,曾經由劉強東親自帶隊的京喜拼拼,經歷了人員調整后,收縮撤城,僅保留了廊坊、北京兩個市場。
在組織架構上,目前京東拼拼歸屬于京東集團新成立的創新零售部,該部門由回歸京東的“老兵”閆小兵擔任負責人,向京東集團CEO許冉匯報。
比起激進拓城,京東拼拼現在是小步慢行。一位合肥團長向Tech星球透露,京東7月中旬便開始招募團長,從目前合肥新站點來看,京東拼拼依舊是通過團長模式來進行,商業模式尚出現太多創新。
對京東而言,優質的物流體驗、豐富的3C品類,都曾讓它積累起龐大的高凈值用戶心智,但也成為探索下沉市場的短板。而且,在社區團購“短鏈物流”上,京東也無法將以往的倉網配送體系等優勢直接運用。
在一位消費投資人看來,社區團購比拼的是供應鏈和效率,靠規模取勝。行業經過洗牌格局已經初定,京東拼拼此時入局,必須要找到新突破口,才有一定勝算。
電商零售分析師莊帥認為,京東的品牌形象、供應鏈優勢、自營物流都是很大的優勢,但京東在社會化組織管理(團長是自由職業不是直接雇員)、團長拓展等方面都沒有積累特別好的方法和團隊,組織結構和流程也無法很好地支持社區團購的商業模式,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和優化。
02 “彎腰撿鋼镚”的苦生意,迎來“團店”新對手?
承載著互聯網大廠野望的社區團購,其實是一門“彎腰撿鋼镚”的苦生意。早期進入社區團購的投資人楊亦曾算過一筆賬,興盛優選的商品毛利在20個點左右,扣掉門店的提成、履約費用,每單的利潤率只有兩三個點。客單價十來塊錢,每單只能賺幾毛錢。
“采購-倉儲-配送-網點-團長-C(消費者),這里面涉及太多的環節了,供應鏈流程太長,業務流程如果沒有完全跑通,生鮮的損耗率太高”,一位原橙心優選中層曾向Tech星球如此分析。這意味著,互聯網大廠最需要做的功課可能是如何精細化運營,一斤蔬菜的價格差幾分錢也要考慮。
這對于互聯網大廠們而言,似乎并不擅長,它們依舊用一貫擅長的燒錢補貼換市場的打法,喊出投入不設上限與All In口號,很容易陷入虧損泥潭。
從財報數據來看,2021年~2022年,美團優選為代表的新業務經營虧損分別為359億元、284億元。此前京東集團公布的財報數據顯示,在京喜拼拼全力擴張市場的2021年,京東新業務全年累計虧損達到106億元。
過去一年,各路玩家紛紛依托自身資源優勢摸索。多多買菜依托原有的農產品供應鏈優勢,借助源頭直采的供應鏈優勢,打造低價模式;美團優選則是將定位更改為“明日達”超市,一個好處在于,從生鮮標簽到超市,可以覆蓋更多的品類和SKU,提升毛利;淘菜菜則與淘鮮達(一小時送達的即時零售業務)合并,更名為淘寶買菜,此舉可以有效避免流量分散,并降低產品的配送成本和商品采購成本。
據《晚點》的消息,截止到今年6月,除四川、重慶、廣東、湘北、杭州以外,目前多多買菜在全國其他區域已實現毛利轉正,而美團仍未有省區實現毛利轉正。
此外,在互聯網大廠們陷入盈利泥潭之時,團店模式成為2023年新風口,主要以地方團購平臺為主。目前,石家莊的“小許到家”已經在全國開出600余家團店,妙美鄰、美鄰淘的門店數已經超過上百家。今年3月,知花知果啟動團店業務,計劃在全國開出1000家門店。
不同于傳統社區團購,在團店模式下,團長相當于平臺的加盟商,不再靠傭金,而是依靠商品進銷差價賺錢。這讓社區團購平臺本身減輕了資金壓力。
一位“小許到家”的招商人員向Tech星球介紹,主要面向中老年群體,小許到家的秘籍是前期的“暴力拉新”。新團長需要繳納1萬元推廣費用,總部會派員工在開業當天,通過發傳單形式迅速建起私域群,并通過“一塊錢幾斤土豆”引流產品持續拉新。
微信群的運營和維護是關鍵,團長還需要不定期“暖場”,定期拿出一部分營業額,進行新的折扣活動,保證用戶粘性。此外,小許到家業務還拓展至吃喝玩樂等本地生活服務,將原有的私域流量引導至客單價更高的拼團旅游、家政上門服務,達到“萬物皆可團”。
而據靈獸傳媒報道,興盛優選已經成立團店事業部,團店業務是其未來三年的重點戰略之一,并計劃在2024年底前開設10萬家團店。
03 數百億投入,遠未到終局
萬億規模的生鮮零售從來不缺乏挑戰者,他們曾經豪情萬丈,但挑戰者的命運卻并不順遂,只有55名員工、一度瀕臨退市邊緣的每日優鮮,易果生鮮,阿里投資的十薈團都在生鮮賽道折戟。
即便如此,也并不能阻止互聯網公司們的熱情,尤其是在“摘完低垂的果實”之后。美團、拼多多們都大舉進攻的2020年,是社區團購最高光的一年,這一年美團在社區團購上的投入達到了百億。
優選業務為美團帶來了很高的用戶增長,截至2021年12月31日,美團交易用戶數為6.9億,比上年同期的5.1億增長35.2%,但硬幣的另一面是,也帶來了龐大的虧損,美團優選所在的新業務是美團虧損最大的業務板塊之一。
美團希望通過優選滲透到四五線城市的用戶,以期轉化成外賣、酒旅的用戶。但社區團購和外賣/酒旅的用戶群體一致性較差,前者的客單價在30元左右,而外賣的客單價50元左右。
不過,美團并沒有放棄。相比于小象生鮮、菜大全等,優選已經是美團在生鮮領域最成功的探索。今年6月,在“降本增效”快兩年后,美團優選重啟增長策略。
一位社區團購云倉負責人告訴Tech星球,多多買菜現在的經銷商正在變少,他所在的大倉里,美團優選的GMV已超過了多多買菜,但是多多買菜的毛利更高。
局部的勝利,并不代表終局。在他所在的地區,多多買菜早在1年前就已經盈利。不僅如此,據《晚點》報道,多位二級市場分析師預估,2022 年,多多買菜實現了全國半數省區的毛利(商品售價減去進價、地方運營成本等)轉正。
現在,拼多多把精力投給了Temu,不少多多買菜的采銷如今成為了Temu的招商人員,他們每天在朋友圈發招商廣告。
相較于美團優選,拼多多甚至沒有為多多買菜做單獨的APP,因為原來的主APP人群已經足夠符合社區團購的用戶畫像,這意味著更高的拉新效率。加上原本在農產品行業的積累,讓拼多多對供應鏈也更為熟悉。
HAYDEN CAPITAL 估計,多多買菜將從 2023 年開始實現整體盈利。 據保守估計,到 2025 年,該業務將為拼多多貢獻至少約140億元人民幣的息稅前利潤。這將成為拼多多的又一大利潤來源,為其跨境業務探索提供充足的糧草。
除了互聯網大廠的“新三團”,興盛優選是唯一一家成功抵擋住了互聯網大廠“利炮”的創業公司,社區團購是其核心主營業務,關乎著公司命脈。
無論是互聯網大廠,還是“老三團”的幸存者,沒有一家企業愿意放棄,社區團購承載著互聯網公司們對生鮮零售的野望,也承擔著創業公司的命脈。即便所有人都知道,在生鮮領域,賺錢是一件極難的事情。
(文中劉淼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