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北京市防汛救災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北京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夏林茂介紹,截至8月8日24時,全市因災死亡33人,主要由洪水沖淹、沖塌房屋等原因造成;因搶險救援犧牲5人。還有18人失蹤,包括1名搶險救援人員。
“在此我代表北京市委市政府向因公犧牲同志和不幸遇難者表示沉重的哀悼,向他們的家屬表示最誠摯的慰問,我提議大家起立,為遇難人員默哀。”夏林茂表示。隨后,發布會現場全體人員起立,為遇難人員默哀。
夏林茂介紹,此次洪澇災害共造成近129萬人受災,房屋倒塌5.9萬間,嚴重損壞房屋達到14.7萬間,農作物受災面積22.5萬畝,目前這些災害損失仍是階段性數據,財產損失還在持續統計中。
夏林茂表示,受臺風“杜蘇芮”影響,7月29日20時至8月2日7時,北京市遭遇歷史罕見特大暴雨。從氣象監測數據上看,單站降雨量破歷史極值,昌平區王家園水庫降雨達到745毫米,是北京地區有儀器測量記錄140年以來的最大降雨量。全市平均降雨量達到331毫米,83小時內降雨是常年年均降雨量的60%。門頭溝區平均538毫米,房山區平均599毫米。
降雨導致的洪水來勢快、量級大、峰值高。永定河流域盧溝橋最大洪峰流量是1925年以來的最高值,從1000立方米/秒上漲到峰值4650立方米/秒僅2個小時。大清河流域漫水橋站最大洪峰流量5300立方米/秒,是有實測資料以來的歷史最高紀錄,拒馬河流域張坊站最大洪峰流量6200立方米/秒,位列有實測資料以來歷史第二位。
據初步統計,全市地質災害共接報369起,是多年年平均10.5倍以上。災害對山區基礎設施沖擊和影響突出,水利工程方面,全市110余條河流發生超標準洪水,280余公里河道堤防損毀;4座中型水庫、13座小型水庫、16座水閘出現不同程度損毀。電力設施方面,造成273個村和16個小區斷電。通信設施方面,造成342個村通信中斷。交通設施方面,縣級以上公路受損93條段,鄉村公路受損840條段,256個村交通中斷。
在應急救援方面,據夏林茂介紹,截至8月8日18時,全市累計轉移群眾8.2萬余人,利用村委會、學校、體育館、保障性住房等場所,集中安置受災群眾。
8月7日,256個斷路村全部具備應急通車條件。截至8月8日18時,除異地安置的9個村外,全部村已恢復供電。截至8月8日18時,通過管網搶修、安裝凈水設備、提供應急水車等方式,除異地安置的5個村外,全部村已恢復供水。截至8月8日18時,342個村全部恢復通信。
夏林茂表示,接下來,北京市將統籌規劃,全面做好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總的思路是一年基本恢復,三年全面提升,長遠可持續發展。
“一年基本恢復”,就是要經過一年左右時間攻堅,基本修復影響防洪的水毀水利設施,完成損毀房屋修繕加固和農村居民自建住房原址重建。加強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礎設施和教育、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使保障能力基本恢復到災前水平。“三年全面提升”,就是要用三年左右時間,全面完成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災區防災減災能力顯著提升,受災地區發展能力明顯改善。
據介紹,目前,北京本市已對水務、交通、電力、通信等水毀基礎設施恢復重建需求進行系統摸排,制定了恢復重建項目推進實施方案、資金保障方案,按照突出重點、保障應急、遠近結合的原則,明確重點工作任務,統籌推動恢復重建工作加快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