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東青鳥軟通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青鳥軟通”,證券代碼831718)申請北交所IPO上市獲受理,并于7月25日接受問詢。
青鳥軟通是一家將軟件開發與養老服務相融合的高新技術企業,擬募集資金16,449.96萬元,投向“智慧養老服務平臺信息化升級項目”、“營銷網絡及服務能力提升項目”、“智慧養老創新實驗室建設項目”等。
有觀點認為,“養老將替代房地產,成為中國未來第一大產業”。截至2022年底,中國65歲以上老齡人口比例為14.86%,我國已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22-2023年全球養老產業發展及中國市場趨勢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養老產業的市場規模達8.8萬億元,預計2023年市場規模或將達到12萬億元。
公開信息顯示,在養老產業方面,山東有著“得天獨厚”的基礎條件:2021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山東是全國老年人口最多的省份;同時,山東有著幾乎全國最多的養老企業,共36874家。
不過,整個A股5000余家上市公司中,布局養老業務的公司超過百家,但主營業務中包含養老的公司僅有9家,且沒有山東企業。對此,業內人士分析,中國老齡化加速為養老產業帶來巨大潛力,養老產業正處在黃金時代的黎明。
青鳥軟通去年智慧康養業務占比過半
根據招股書,青鳥軟通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股份公司成立于2014年,注冊地址位于青島市嶗山區。本次IPO,保薦機構為中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會計師為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律師為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
青鳥軟通擬使用募集資金7,007.65萬元投向“智慧養老服務平臺信息化升級項目”,4,237.23萬元投向“營銷網絡及服務能力提升項目”,2,254.26萬元投向“智慧養老創新實驗室建設項目”。
其中,“營銷網絡及服務能力提升項目”擬將在青島、廣州、南京、重慶、西安、沈陽、武漢升級或新建7個大區級營銷服務中心,在貴陽、包頭、石嘴山、合肥、南寧、昆明、成都、長沙、鄭州、長春升級或新建10個省級營銷服務中心。
青鳥軟通核心業務領域分為智慧康養業務和企業信息化服務兩大部分。智慧康養業務主要包括康養信息化平臺以及線下智慧養老服務,業務范圍已遍及全國20余個省、60余個地市、120余個區縣。
公開信息顯示,青鳥軟通在2022年的康養信息化、線下智慧養老服務收入占比已超過50%。
2020年、2021年、2022年,發行人營業收入分別為17,220.64萬元、21,780.39萬元、29,537.25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分別為2,128.84萬元、1,946.49萬元、2,793.09萬元。
據介紹,報告期內,青鳥軟通的主要客戶為地方政府養老業務部門、企業客戶及養老服務消費者等。企業客戶主要涵蓋智能制造、軌道交通、快消品及人工智能等行業的企業及養老組織/企業等。
目前,羅晨鸝、張登國通過直接持股及間接控股方式共計控制青鳥軟通72.09%表決權,系共同實際控制人,2人為夫妻關系。羅晨鸝直接持有股份36.85%,間接持股比例為25.45%,合計為62.30%。

養老概念上市公司山東有9家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養老產業統計分類(2020)》將養老產業范圍確定為:養老照護服務,老年醫療衛生服務,老年健康促進與社會參與,老年社會保障,養老教育培訓和人力資源服務,養老金融服務,養老科技和智慧養老服務,養老公共管理,其他養老服務,老年用品及相關產品制造,老年用品及相關產品銷售和租賃,養老設施建設等12個大類。
2022年11月艾媒咨詢發布的文章《十萬億藍海市場,養老產業成“香餑餑”》介紹,隨著中國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未來中國養老相關企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當前,養老產業市場目光主要集中在三個細分賽道上:一是養老地產、養老機構產業;二是醫療器械、護理設施、智能養老等養老醫療護理產業;三是線上教育、帶社交屬性的旅行運動等老年人教育及文娛產業。
普遍觀點認為,目前我國養老產業市場參與者眾多,市場較分散。青鳥軟通所屬的兩個細分行業——康養信息化平臺開發行業、線下智慧養老服務行業的現狀即可見一斑。
康養信息化平臺開發行業主要客戶為地方政府養老業務部門和養老服務組織/企業,通過將原本獨立的養老設施及機構與地方政府智慧養老平臺連接,各地民政部門根據預算及需求通過公開招投標等方式遴選養老信息化平臺供應商,競爭相對激烈,行業集中度較低。國內智慧養老領域絕大多數為定制型實施服務商,以提供服務訂閱為主要服務形式的SaaS服務提供商較少,產品標準化程度不高、技術服務能力也普遍不足,對付費能力較低的用戶吸引力不強。
線下智慧養老服務行業,目前我國政府推廣“以社區為依托,以居家養老為主,機構養老為輔”的中國特色養老服務模式。其中,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人員方面,由于養老服務行業缺乏規范化、標準化的培訓與引導,養老服務的專業人才相對匱乏、工作強度較大,對心理素質及抗壓能力要求較高、年齡結構不合理,因此市場中提供的養老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競爭較為激烈。
具體到省份,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文章《預見2023:2023年中國養老產業全景圖譜》中介紹,根據企查貓數據,截至2023年4月,中國養老企業數量共有425605家,其中有三個省份企業數量突破30000家。江蘇省養老企業數量在各省份中排名第一,共有39918家,其次是廣東省38794家,山東省36874家。
山東的這9家企業包括亞華電子(301337.SZ)、英科醫療(300677.SZ)、福瑞達(600223.SH),這是3家淄博企業。青島也有3家,豪江智能(301320.SZ)、威奧股份(605001.SH)、新華錦(600735.SH)。另外2家是濟南企業漱玉平民(301017.SZ)、煙臺企業瑞康醫藥(002589.SZ)。
不過,統計顯示,主營業務帶有“養老”這一關鍵詞的A股上市公司僅有9家,其中沒有山東企業。
今年2月份,中信證券研究官方公眾號發文稱,養老產業大致分為養老金融、養老服務和養老用品三類。具體來看,中國養老金體系日趨完善,養老金融市場大有可為;養老服務和老年用品市場時機未到,核心堵點是當前“50后”消費能力不足。預計養老金融先行爆發,養老服務與用品將逐步完善。
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有更多的山東養老企業嶄露頭角。
來源:齊魯資本通微信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