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消費智庫 李雨行
編輯|竺天
巴奴火鍋、吉祥餛飩、墨茉點心局、廖記棒棒雞、書亦燒仙草等等我們耳熟能詳的品牌,背后都站著同一個身影——絕味食品。
沒錯,就是那個和周黑鴨、煌上煌并稱為“鴨脖三巨頭”的絕味食品。雖然這兩年絕味的股價跌跌不休,較2021年105.5元/股的高點已跌去六成,市值蒸發超420億元。但實際上,在全國擁有14000家連鎖門店的絕味不僅僅是要做“鴨王”,其這些年更是想轉型成為中國食品餐飲消費領域“隱形騰訊”。
在近日上交所的一份問詢回復中,絕味將這些年龐大的投資版圖“公之于眾”。截至2022年末,公司通過9家投資基金,投資了59家餐飲食品企業,共斥資18.47億元。領域涉及鹵味賽道、新餐飲、復合調味料以及產業鏈上中下游。
圖片來源:新消費智庫
作為絕味背后的掌舵人,今年55歲土生土長的武漢人戴文軍,靠一根小小的鴨脖,將其做成了一門年營收66億元的生意。殊不知在打造出鹵味巨頭后,戴文軍一直試圖借助資本的力量,不斷孵化“新勢力”,為公司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但今時不同往日,其不僅要守“鹵味江山”,畢竟“萬物皆可鹵”的趨勢讓消費者在品牌和品類上都有了更豐富的選擇。另一方面在打造“新勢力品牌”之路中,多元布局、多品類、多品牌運作,對絕味無疑是另外的考驗。
01 18年“鴨王”之路
曾幾何時,在小龍蝦、螺螄粉搶占年輕人餐桌宵夜的“C位”之前,鴨脖絕對是妥妥的“宵夜之王”。因為其麻辣鮮香、口感刺激、過癮等特性,讓其即使是在20年前,也是當時年輕人的心頭好。
但現在的鴨脖早已不是當初的“鴨脖”了。“隨便兩三樣就動輒百元”的鴨貨價格正在勸退年輕人。要知道,95后年輕人的消費觀念早已發生了變化,更不要說Z世代的多金“豪”與可愛“萌”。
他們這屆年輕人不再迷信大牌,更加追求產品的性價比。“該花花該省省”是他們的宗旨,畢竟可以買貴的但不能買貴了。
最主要的是,當前已不是20年前那個鴨脖從無到有的市場了,現在年輕人更需要的是從有到優的產品,并不僅僅體現在價格上的“優”。
可以說,戴文軍最初能夠從鴨脖市場突出重圍,就是抓住了成為連鎖巨頭的核心秘密——“快”,即快速抓住紅利、快速啟動,通過加盟,迅速站穩腳跟。
這背后,其實鴨脖的市場并不飽和。要知道當時的鴨脖市場還是各自為王的時代。在2005年戴文軍創辦絕味鴨脖時。久久丫的創始人顧青將鴨脖帶到上海扎根;扎根江西的煌上煌,營收已突破千萬;在武漢誕生的周黑鴨也已在當地闖出了一番名氣。
除了“快”,戴文軍也把握住了規模競爭的精髓,即連鎖化。早期,戴文軍定下“以加盟為主的渠道擴張”,成立后的第一年,絕味就在湖南開出61家店。一年后打破“地域局限”的絕味走出湖南,發力江西、深圳等地,門店數量增長開啟“滾雪球”模式。
那些年是鴨脖市場江湖混戰的年代。誰也不曾想到,2011年絕味在拿到九鼎系和復星創投的投資后,開啟了“開掛”模式。在2017年成功上市后,借助資本翹板的絕味最先打響全國化布局之戰。如今絕味門店數量已突破14000家,是國內僅有的四家萬店品牌之一。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圖片來源:新消費智庫
公司的營收規模也從2015年的29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66億元。遠超周黑鴨的23.4億元和煌上煌的19.5億元。同期凈利潤則從3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9.67億元,翻了三倍。
但狂奔20年的鴨脖市場,難逃行業周期的定律。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新消費智庫,“絕味們”需要面對品類整體老化、消費疲勞的現實。
他認為,絕味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雙天花板”的瓶頸,即行業天花板和自身天花板。
實際上,自2019年絕味開始改變“跑馬圈地,飽和開店”的營銷策略,轉而走“深度覆蓋,渠道精耕”路線。但精細化運營也并沒有讓絕味的盈利能力更上一層樓。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圖片來源:新消費智庫
從數據來看,絕味的凈利增長自2017年達到31.93%后,便連續下滑,至2019年只有25%的增速。受疫情影響,絕味的盈利變得越來越困難,2022年公司凈利潤更是達到上市以來的“谷底”,僅有1.73億元。
戴文軍或許也感受到了,經過無限擴張的絕味,已經完成了那個從0到1跑馬圈地的階段。該為絕味開辟新的戰場了。
早在2018年,戴文軍曾表示,絕味將在現有產品領域優勢地位的基礎上,整合國內優秀的餐飲和食品連鎖企業,分享食品餐飲消費升級紅利,加快建立美食生態圈。
02 增長的焦慮
面對絕味的增長瓶頸,戴文軍選擇了破圈和擴圈。
2013年,絕味以1.68億元強勢入股上游產業鏈,投資肉鴨繁育、養殖、屠宰、加工的企業塞飛亞,以24.17%的持股比例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有了穩定的上游供應,疊加門店規模和供應鏈優勢,以及“一個市場、一個生產基地、一條配送鏈”的生產經營模式,這種分布式產能為絕味帶來了絕對成本優勢。2021年,公司單位成本為25.87元/千克,低于同行煌上煌29.97元/千克,周黑鴨34.36元/千克以及紫燕食品34.34元/千克。
圖片來源:國元證券
從打通產業鏈戴文軍嘗到了對外投資的甜頭,也讓他看到了借助資本力量可以幫助自己實現一個更大的“美食資本版圖”。2014年,絕味食品出資成立深圳網聚,成為公司旗下專門的投資平臺。
按照戴文軍構想的,圍繞“鹵味”打造絕味的第二增長曲線,以及圍繞新餐飲、特色調味品頭部連鎖企業進行基礎設施布局的第三增長曲線。這也是絕味公司對外投資的美食生態戰略,覆蓋了鹵味、新餐飲、復合調味料以及產業鏈上中下游四個方面。
實際上,在自己擅長的鹵味賽道,深耕18年的絕味,已經將連鎖標準化那套模式玩得爐火純青,而投資這些鹵味新品牌,更多的是幫助其在不同細分品類上尋找新增長點。比如除了直接參股鹵江南,還重倉了廖記棒棒雞,以及阿滿百香雞、盛香亭等品牌,加碼熱鹵賽道。
圖片來源:國元證券
除了鹵味,2017年之后,絕味食品通過網聚資本與餓了么成立絕了基金,與番茄投資成立番茄叁號,以及與騰訊、克明面業、鹽津鋪子以及洽洽食品等成立新津肆壹伍等九支基金。絕味通過這些基金投出了千味央廚、和府撈面、廖記棒棒雞、書亦燒仙草等“明星品牌”。
但這么龐大的美食版圖卻還沒有給絕味帶來豐厚的投資收益。自2017年至2022年,公司連續6年的投資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均為負。不僅如此,近三年公司長期股權投資收累計虧損2.85億元。
03 既要又要還要?
對于18歲的絕味來說,既想守住鹵味江山,又想孵化出一個個“網紅爆款”品牌,還要保持業績增長,并非易事。
從戴文軍早在2014年就開始為絕味布局投資尋找第二、第三曲線的決策無疑是正確的,但多元布局、多品類、多品牌運作,對絕味來說無疑是更大的考驗。
實際上,近些年抓住新消費趨勢的新品牌正在不斷涌現。包括鹵味零食品牌王小鹵、熱鹵食光、鹵大媽、研鹵堂等。此外,三只松鼠、百草味等休閑食品品牌也紛紛布局鹵味零食。
這些玩家不僅玩法新,更是在不斷更迭與創新更多鹵味爆款。令戴文軍更意想不到的是,沖出的“王小鹵”會成為鹵味賽道的黑馬。
這幾年“網紅零食鹵味”品牌王小鹵可以說是風光無限。 “爆炸式成功”是外界給鹵味零食新品牌——王小鹵貼上的標簽之一,從《夢華錄》、《重生之門》到《長月燼明》、《安樂傳》等,王小鹵在大劇營銷上是搶盡風頭。
一個雞爪的生意能夠多大?王小鹵的創始人曾表示,至少應該有個30億。
套一句俗語,打敗絕味的不一定是鴨脖,還可能是雞爪。
不論是打造鹵味爆款或是創新,絕味更趨于保守。從絕味的產品矩陣來看,仍舊主要以鴨脖、鴨鎖骨等禽類鴨副產品為主,輔以毛豆、藕片等蔬菜類制品,蝦球、魷魚等水產品及千張等豆類制品。其創新也主要聚焦于口味創新,已打造招牌、黑鴨、醬鴨、五香、藤椒等口味。
如果說,在原本強勢的鹵味賽道,絕味不僅要另辟蹊徑,繼續打造“爆款”,以面對新玩家的挑戰。而在投資領域,絕味雖然布局廣泛,但似乎還沒有摸到賺錢的門道。為其貢獻主要投資收益的品牌,還處于虧損狀態。
圖片來源:國元證券
比如和府撈面,蘇日安門店已遍布超60個城市,擁有400多家直營門店數量,但這三年和府撈面營收僅從2020年的11億元增長至12.5億元,但虧損卻在不斷擴大,3年累計虧損超過7億元。另外其投資的上游養殖企業賽飛也是連續三年虧損,累計近3億元。
一位投資人表示,想要能夠走得長遠且給投資人帶來回報的品牌,需要具備的要素包括:獨特的產品或服務,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清晰的品牌定位和戰略,能夠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高效的運營能力和管理團隊,能夠保證品牌的持續發展;健康的財務狀況和盈利能力,能夠為投資人帶來穩定的回報。同時,品牌還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和適應市場的變化。
按照《第二曲線:跨越“S型曲線”的二次增長》一書中提到,第二曲線必須在第一曲線到達巔峰之前就開始增長,只有這樣才能有足夠的資源(金錢、時間和精力)承受在第二曲線投入期最初的下降。
如果在第一曲線到達巔峰并已經掉頭向下后才開始第二曲線,那無論是在紙上還是在現實中就都行不通了,因為第二曲線無法增長得足夠高,除非讓它大幅扭轉。但從2022年絕味凈利潤同比下滑76%的數據來看,其自身經營正面臨不小的壓力,而當前其投資的品牌大多還處于孵化或虧損階段,尚未能成為公司凈利潤的支柱。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當前國內餐飲市場競爭激烈,有很多品牌涌現,但能夠真正跑出來的品牌并不多。
未雨綢繆很難得,而篳路藍縷地開辟新領域,對于55歲的戴文軍和18歲的絕味,都是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