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紀瑤
近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數據顯示,多家基金公司獲批新增QDII額度,其中有3家是首次獲得QDII投資額度。
本次獲批新增QDII額度的基金公司中,易方達、華夏、南方、廣發等19家共計新增了18.4億美元,摩根士丹利基金、匯豐晉信和上銀基金為首次獲批QDII投資額度。
截至目前,我國獲批QDII額度的機構合計184家,其中包括39家銀行、75家證券類機構(包括公募基金、券商和券商資管)、48家保險公司和24家信托類機構,投資額度累計批準了1655.19億美元。
此外,據證監會官網顯示,還有7家公募基金正在等待QDII業務獲批,分別為睿遠基金和財通證券資管、方正富邦基金、中金基金、信達澳亞基金、安信基金、諾德基金。
目前,40家公募基金公司(含券商資管)共計成立258只QDII基金(按初始基金計算),頭部公司規模占大頭,而中小基金公司也積極布局,成立了QDII產品。
截至8月7日,已經成立的的258只QDII基金中(6只基金尚未有收益數據),年內有199只取得正收益,該類基金的年內平均收益率為8.55%(剔除尚未有收益率的基金計算)。61只QDII基金取得15%以上的收益率,其中16只基金取得超40%的收益,包括廣發全球精選人民幣、華夏全球科技先鋒、華夏納斯達克100ETF、國泰納斯達克100等。
全市場QDII基金布局方向包括了美股、歐洲股市以及亞太主要市場等。年內,全球市場中指數中,納斯達克指數表現最佳,年內該指數上漲33.71%。其次是亞太市場,日經225指數年內上漲24.08%,韓國綜合指數年內上漲15.09%。
高昂的業績帶來資金蜂擁買入。
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全市場QDII基金規模合計3609億元,創下歷史新高。近三個月,資金蜂擁進納斯達克指數相關的ETF基金,規模增長近80億元。其中,國泰納斯達克100ETF、廣發納斯達克100ETF二季度規模增長均超22億元,華安納斯達克100ETF規模增長近7億元。
近期,又有多只QDII基金成立,其中包括匯添富納斯達克100聯接A和易方達納斯達克100ETF。
受到AI影響,美股暴漲。收益居前的QDII基金大多投資標的為美股科技股。如收益率最高的廣發全球精選人民幣今年以來的回報約為48.39%,該基金布局更偏向于納斯達克指數內的科技龍頭,包括微軟(MSFT.O)、英偉達(NVDA.O)以及特斯拉(TSLA.O)等。華夏全球科技先鋒年內上漲44.11%,該基金同樣布局了納斯達克指數內科技龍頭股,包括蘋果(AAPL.O)、特斯拉、微軟等。
摩根士丹利策略師Edward Stanley指出,當前AI漲勢已處于“尾聲”。英偉達今年以來飆升了逾200%,若以此作為人工智能股票泡沫的風向標,那么大牛行情已接近了頂峰。基于歷史紀錄預計,這輪股市上漲將走到末期。因為過往紀錄顯示,在高峰到來前的三年內,美股的泡沫通常有154%的中位值漲幅。
日本經濟持續復蘇,受到國內企業大規?;刭徆善?、東交所相關舉措、巴菲特“名人效應”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全球資金大幅流入日本股市,日經225指數超越 30000點大關。布局日本股市的易方達日興資管日經225ETF年內上漲19.64%,華夏野村日經225ETF年內上漲19.80%,華安三菱日聯日經225ETF和工銀瑞信大和日經225ETF年內漲幅超15%
投向法國、韓國、越南等股市的QDII產品也取得了不錯收益,天弘越南市場A年內上漲25.01%,華安法國CAC40ETF年內上漲21.52%,華泰柏瑞中證韓交所中韓半導體ETF年內上漲24.41%。
中信證券量化策略與資產配置團隊指出,美國與其他發達市場股票基金規模持續擴大,份額凈申購帶動規模上漲。業績方面,海外股票資產持續上漲,美日股票市場漲幅靠前。預計未來指數細分賽道化、主動全球優選預計是兩個主要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