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熵 白芨
編輯丨月見
不會再有人懷疑東鵬特飲的競爭力了。
8月7日,東鵬飲料發布的2023年半年報顯示,東鵬特飲的銷售收入從去年同期的41.18億元上漲至51.35億元。
也就是說,受疫情防控放開等利好因素影響,在今年上半年,東鵬特飲多賣了將近四分之一。
“坐二望一”的東鵬特飲,離紅牛的地位越來越近。尼爾森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東鵬特飲在中國能量飲料市場的銷售量排名市場第一位,占比達到40.86%;銷售額排名市場第二位,占比是29.06%。
但這樣強勢的業績表現,沒有將東鵬飲料的股價帶出震蕩。財報發布當天,東鵬飲料股價高開低走,截至收盤小幅下跌0.42%。
有券商給東鵬估了50倍PE估值,但截至目前的可比公司中,農夫山泉、百潤股份的滾動市盈率在51倍左右,東鵬飲料僅為32倍左右。究其原因,投資者對東鵬的增長預期仍偏保守,只愿意給東鵬特飲一個大單品的估值。
01、高增速從何而來?
強勢大單品對業績的驅動尤其明顯。
今年上半年,東鵬飲料實現了54.6億元營業收入,去年同期是42.91億元,同比增長了27.24%;凈利潤為11.08億元,去年同期為7.55億元,同比增長了48.84%。其中,二季度的增速較一季度更快,營收與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29.93%和49.02%。
經營性現金流方面,東鵬飲料從去年同期的7.13億元上升至今年上半年的12.98億元,增幅高達82.05%。換言之,大量的真金白銀涌入東鵬。
簡單來說,大單品的高增速,原料價格的下滑,以及公司對費用支出的控制,共同構成了東鵬飲料在今年上半年的業績高增速。
飲料行業的特征是強者恒強,大單品主導市場。東鵬特飲的當前邏輯是地域上從南向北打,市場上盯著紅牛打。
今年上半年,東鵬飲料在廣東、廣西的銷售增速較慢,特別是廣西地區,同比6.98%的銷售增速,意味著東鵬特飲在當地已經看到了天花板;但同期,東鵬在西南地區、華北地區的銷售額猛增,其中華北區域(含北方大區)的收入增速達到67.91%。未來幾年里,來北方市場替代紅牛,將成為東鵬飲料的增長主旋律。
目前,東鵬特飲已經在銷售量上超越紅牛,但從銷售額看,去年上半年中國紅牛賣了121.97億元,今年的東鵬還沒到去年紅牛的一半。
原因出在兩款產品的價格上。以京東官方自營店價格為例,同樣是250毫升6罐/瓶裝產品,紅牛賣34.9元,東鵬特飲賣16.8元,且滿2件打9折。
價格的背后是品牌差異。紅牛在全球范圍內贊助極限運動,通過海量事件營銷出圈,成功將自己綁定為能量飲料的代名詞。
東鵬特飲在入場之初就極力避開紅牛的定位,作為原料相近的兩款產品,紅牛做罐裝,東鵬就做瓶裝,紅牛250毫升,東鵬就500毫升,價格上還比紅牛低,面向司機、工人等藍領群體,東鵬特飲從下沉市場實現了對紅牛的包圍。
原料方面,盡管能量飲料原料之一的白糖價格上漲,但瓶裝東鵬特飲的瓶身材料PET價格持續下降,為東鵬讓出了利潤空間。
借此利好,東鵬飲料的費用開支在今年全線增長。
其中,研發費用從2000萬左右來到2500萬左右,管理費用從1.3億來到1.6億,銷售費用從7億左右來到8.6億。從比例看,東鵬的研發費用增長了24%,而銷售費用增速為22.84%,但從絕對值看,東鵬的銷售費用增長遠遠超過其他支出。
這些投入正在為東鵬特飲的全國擴張鋪路。在上市之初,市場關注的是東鵬飲料能不能在紅牛的主場站穩。現在,市場的關注點變成了東鵬能否開拓更多市場和更多品類,證明東鵬特飲的成功不是一次意外。
02、廣告很潮,但產品很“土”
東鵬飲料同樣在操心新品類的開拓。
當前的東鵬飲料戰略是,能量飲料坐二望一,非能量飲料搞賽馬制,小成本試錯。
在今年7月的投資者活動中,東鵬飲料介紹了公司的第二曲線戰略——以東鵬特飲為絕對核心,以東鵬補水啦(電解質水產品)、東鵬大咖(拿鐵咖啡)為第二曲線,以茶飲料、油柑汁等產品為“預備部隊”,打造一個“能量+非能量”的產品矩陣,像飲料市場的超級品牌一樣向多品類邁進。
看起來,東鵬飲料的優勢不少,據公司介紹,東鵬現有的300萬個活躍終端網點,可以為新品提供渠道布局;東鵬特飲持續多年的營銷投放,也將讓新品擁有品牌優勢。
但是,東鵬飲料執行了一個有趣的品牌定位:
在廣告位上,我重拳出擊;在貨架上,我沉默低調。
簡單來說,東鵬特飲在營銷層面使用“地毯式轟炸”的戰法,全力對標超級頭部企業。
從2013年邀請謝霆鋒擔任品牌代言人開始,東鵬特飲便在全媒體平臺大力營銷——在央視,你能看到東鵬特飲的洗腦世界杯廣告;在地方衛視,你能看到東鵬贊助的多檔綜藝、影視作品;在智能電視,東鵬特飲拿下多個廠商的開機廣告;在競技體育領域,東鵬贊助了中超聯賽和RNG電競戰隊;在長視頻平臺,你能看到東鵬在騰訊視頻、愛奇藝投放的貼片廣告;在短視頻平臺,東鵬拿下了抖音、B站的傳播活動;在線下的電梯媒體、戶外廣告牌、公交站臺、地鐵廣告牌、高鐵廣告牌等資源,東鵬特飲選擇密集投放,絕不錯過。
這樣的飽和式營銷打法,也延續到了東鵬第二曲線的電解質水、咖啡產品上。
東鵬飲料在投資者活動中透露,東鵬大咖已經拿下了梯媒、公交、地鐵等廣告投放及消費者活動,力求用地毯式轟炸營銷搶占用戶心智,補水啦的投放量則次于大咖。
而在貨架端,東鵬系產品則采用了低調的“補位”戰略。
東鵬的一二梯隊產品都有明確的對標產品,力求成為頭部品牌的廉價平替。東鵬特飲對標紅牛眾所周知,今年年初上線的東鵬補水啦對標外星人電解質水,后者京東箱裝價格約合5.4元每瓶,東鵬補水啦約合3.3元每瓶,且凈含量比外星人更高。東鵬大咖對標雀巢瓶裝咖啡,后者京東箱裝價格約合4.9元每瓶,東鵬大咖約合4.2元每瓶,但凈含量雀巢拿鐵是268毫升,東鵬大咖有330毫升。
東鵬飲料越來越像元氣森林的降級版。
元氣森林的戰略是,給所有飲料做一遍消費升級,拿產品研發當賣點,用5元汽水打3元汽水,用6元茶打3元茶。東鵬飲料的戰略是給所有產品做一遍消費降級,堅持做頭部產品的廉價平替。
這樣的品牌定位影響是,消費者看到一土一潮,兩個錯位的東鵬飲料——一個在廣告牌上叱咤風云,一個在貨架上樸實無華。
03、東鵬飲料,只有低價"一招鮮"?
事實上,東鵬飲料的戰略在飲料行業中屢見不鮮——找到新興的市場機會,迅速推出同類市場搶占蛋糕。近年來的氣泡水、無糖茶莫不如此。
只是東鵬飲料在模仿這件事上做出了獨立風格——用同質量廉價替代品的方式顛覆所有高端品類。
但這件事不是那么好做的。
東鵬特飲能追上紅牛,是一場天時地利人和的奇跡。
首先,紅牛的產品定位本就是藍領群體的工作伴侶,其低端需求有被替代的空間。而東鵬特飲的崛起故事發生在東莞,品牌在這里找到的最多的藍領工人和貨運司機,找到了被紅牛遺忘的市場。
過去飲料市場的特征是弱研發,強銷售,搞出什么樣的產品不重要,找到什么賣點,怎么推進這個賣點被消費者接受很重要。東鵬特飲抓住了紅牛的盲點,市場需要一款更適合藍領群體的能量飲料。
其次,東鵬特飲從紅牛剛剛進入中國的1995年就發布了,但一路碰壁,企業瀕臨破產。東鵬特飲的真正崛起,離不開中國紅牛陷入商標糾紛,市場投放銳減,把能量飲料的營銷窗口主動讓了出來,東鵬特飲搭上了巨大的勢能。
這樣的中低端飲料故事,東鵬很想再復制一次。
目前,東鵬的產品線有各種口味的能量飲料、電解質水、咖啡、檸檬茶、油柑汁等。其中,東鵬特飲主攻的第二曲線是咖啡和電解質水,原因是,這兩款產品都有功能飲料屬性,屬于東鵬擅長的賽道。
其中,咖啡面向精致人群和熬夜人群;電解質水面向運動人群。
問題是,這兩個市場的中低端替代空間,都不是很大。
在運動飲料賽道,東鵬將面對的同檔位對手是達能脈動、農夫山泉尖叫、百事佳得樂,這些產品均是國內運動飲料征戰多年的老炮,產品在下沉市場的覆蓋率極高。
咖啡賽道則整體覆蓋率一般,沒有強烈的下沉市場需求。東鵬大咖必須面對雀巢、COSTA、農夫山泉炭仌、統一雅哈等一眾頭部品牌的圍剿。
這些品類與能量飲料的格局大不相同——巨頭在這些戰場已經打了充分的產品戰、渠道戰,留給后發者的空間已然不多。
元氣森林的案例比較典型——當企業強化研發,拿出顛覆已有產品的代糖氣泡水時,市場機遇才較大。而一旦進入巨頭戰爭的領域如飲用水、含糖茶、無糖茶,后發品牌的優勢會驟減。正如東鵬特飲成功偷襲了紅牛一樣,在成熟市場,正面戰爭很難成功。
成熟市場的特征是,產品、研發的權重有所提升,營銷的權重有所削弱。
對東鵬特飲來說,品牌需要思考產品戰略,能否在巨頭林立的紅海殺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