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見習記者 | 高菁
近幾日,預印本網站arXiv上關于室溫超導的論文層出不窮,各團隊對于LK-99材料的復現實驗結果仍在不斷公布中。
8月8日,來自北京大學量子材料科學中心的研究團隊在預印本網站arXiv提交的論文顯示,其團隊合成的LK-99樣品沒有表現出超導性。
該團隊成功合成了類似LK-99的多晶陶瓷樣品,主要成分與韓國團隊的報告一致,且在一些小片狀碎片中,成功觀測到了“半懸浮”。
此外,通過對呈現出上述現象的小片樣品以及未表現出上述現象的大塊樣品進行磁化測量,該團隊發現,樣品普遍含有弱而明確的軟鐵磁成分,足以解釋在垂直磁場中觀察到的半懸浮現象。
“我們的測量沒有顯示樣品存在邁斯納效應或零電阻,故我們認為樣品沒有表現出超導性。”該團隊表示。
同日,印度國家物理實驗室的論文也在預印本網站arXiv上公開。論文同樣顯示,團隊合成的樣品在室溫下既無抗磁性也無零電阻,沒有任何超導性跡象。
美國馬里蘭大學凝聚態物質理論中心CMTC在社交平臺“X”(原推特)上轉發了上述兩篇論文,并發推文表示:“帶著巨大的悲傷,我們現在認為游戲已經結束了。LK-99不是超導體,即使在室溫下(或在非常低的溫度下)也不是。而是一種電阻非常高的劣質材料。就這樣,沒有必要與真相爭執,數據已經說話了。”
馬里蘭大學全稱為馬里蘭大學帕克分校(University of Maryland,College Park),是馬里蘭大學系統下的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學,被譽為“公立常春藤”。
隨著北京大學、馬里蘭大學等多個團隊的實驗結果公布,長期跟進室溫超導的博主Alex Kaplan等人認為,有關LK-99的結果已基本落定,即它不是室溫超導體。
但一位研究量子熱力學、有機電子學的知乎答主“洗芝溪”針對北京大學研究團隊發布的論文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在他看來,北大的這篇論文完成度還很低,很多數據和圖片都沒有完善,預計后續會對原文進行修改或者上線新的論文。
另外,他認為論文中提到的弱鐵磁有些牽強,“哪有磁化率那么小的鐵磁,磁場加到3T了都不飽和?”
據界面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已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東南大學、上海大學、曲阜師范大學、臺灣大學、北京大學研究團隊已經完成了復現實驗,雖然實驗結果存在差異,但均未證實LK-99為室溫超導體。
此前,韓國超導低溫學會驗證委員會曾就韓國量子能源研究中心的視頻和論文進行分析,并發表結論稱,“LK-99不能被證明為室溫超導體。”
目前,該驗證委員會已向韓國量子能源研究中心研究團隊提出要求,令其提供驗證樣品。但該研究團隊表示,需在另一家學術雜志完成對這項研究的評審之后,才能提供LK-99的樣品,評審過程預計需要兩到四周。
今日,韓國超導概念股暴跌。先前一度上漲22%的Sunam Co.跌幅達30%,跌停;Duksung收盤下跌29%,此前一度上漲24%;Mobiis下跌26%,之前一度上漲22%。
中國超導概念股也一改昨日漲勢。據同花順數據,19只成分股中超八成飄綠。其中,昨日漲停的國纜檢測(301289.SZ)、百利電氣(600468.SH)今日跌破9%。
美東時間8月7日收盤,美股美國超導(AMSC)股價收跌2.52%,8月8日盤前延續跌勢,最高跌幅超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