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王妤涵
近期多部門關于房地產行業的密集表態,讓一線城市樓市政策存在優化空間,而另一邊的香港,一顆“深水炸彈”也在引爆樓市。
近日,李嘉誠旗下長江實業的新盤“親海駅II”公布了首張價單,其中,最便宜的開放式單位實用面積210平方呎(約合19.5平米),扣除18%折扣后,折后總售價為290萬港元,折后每呎價約13810港元(約合13.68萬元人民幣/平方米)。
這一售價較周邊目前在售二手房便宜了30%,相當于打七折出售,價格甚至回到了7年前,引發行業震動。
“親海駅II”的「駅」通“驛”,日語中為驛站的意思,「海」字則指項目貼海而立的優勢,為海景房,可以理解為,“親近大海的休息之地”。
此次推出的是項目2期,首批132套,戶型由開放式及一至三房,項目折扣率約為18%至19%,折后每套總價由約290萬港元至1114.3萬港元。
“親海駅II”位于香港九龍觀塘區油塘片區,項目距離港鐵油塘站步行約8分鐘(google地圖測距),距離香港島只有一站地鐵。有香港市民表示,“該盤是以屯門的價格買靠近港島的海景房”。
若以樓價總額計算,該盤為近4年來最便宜的市區新盤。以去年由保利置業和尚嘉控股合作開發的油塘高超道朗譽為例,該盤首批128戶,折實平均呎價為17938港元,較“親海駅II”平均售價高出約15%。
“平爆價”,是長江實業執行董事趙國雄用于形容這一新樓盤的詞匯。
趙國雄表示,希望該批樓盤可幫助市民上車或換樓及改善居住環境,發展商有責任以“不用賺盡,不用賺多”的態度解決市民住屋問題。
超低價格也帶來了銷售的火爆,據悉,該項目自開啟認購后2日收票逾5000張,超額認購高達18.6倍。
據星島環球網報道,8月6日下午,位于佐敦商場內的項目展銷廳現吸引大批睇樓客前往參觀,現場人龍絡繹不絕,排隊的人一直延伸至商場地下,市場反響強烈。
8月6日,長江實業再宣布,該樓盤將按原價再加推122套。包括7間開放式、72間1房、35間2房及8間3房單位,實用面積210至718方呎,折實售價294.4萬港元至1134.6萬港元,折實呎價13148至16544港元,折實平均呎價15063港元。
對此,趙國雄表示,因剛性需求強勁,會在開售之前盡量加推單位,并會維持原價加推,讓買家可以選購到心儀單位。
但據香港中原地產中介透露,“親海駅Ⅱ”所處位置為油塘工業區始終油塘是工業區轉型的住宅區,項目旁邊有魚市場和水泥廠,以小戶型為主,居住密度非常高,周邊樓盤也大多為剛需。而魚市場目前已經確定會拆除及改建住宅,未來可能會擋住親海駅的部分海景。
而對于此次長江實業的低價拋售,也引發了業界的眾多猜想。
有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大幅折價拋售的原因或許是,長實想減倉回收資金,可能會有其他投資回報率跑贏房地產。
8月3日,長江實業集團披露了2023年中期業績報告。報告顯示,2023年上半年,集團已確認的物業銷售收入為82.46億港元,同比減少59.6%;收益為35.3億港元,同比減少56.2%,兩者跌幅接近6成。
在業績壓力下,拋售部分房產來回收資金,長實集團可以更好地調整其資產配置,或許也是當下的策略之一。
最近3年,受疫情沖擊經濟、人口負增長以及美聯儲的加息等因素影響,香港樓市面臨著不小的壓力。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香港整體住宅樓價較2021年高位累計下跌13%,寫字樓則從2018年高位下跌20%,2022年第四季度香港樓市也創下了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個階段。
但在上月末長實集團的中期業績分析員會議上,李嘉誠長子、長實集團主席李澤鉅曾表示,“我們認為應該在逆周期買地或置業,現在的時機比3年前穩陣(即穩妥、安全)”。釋放了繼續買入房地產的信號。
縱觀過去兩年,長實集團在香港拿地也較為積極,共新增4幅政府地皮、2個重建發展項目。截至今年上半年,長實集團擁有可開發土地儲備約7600萬平方呎(約706萬平方米),其中800萬平方呎、6400萬平方呎及400萬平方呎分別位于香港、內地及海外。
而接下來,供大于求的壓力也將繼續圍繞香港樓市。
據悉,香港地政總署7月批出可預售樓花的單位共涉及4602個,按月升逾4倍,為逾一年高位。
美聯物業房地產數據中心統計也指出,目前香港已獲批但未開始銷售的新盤單位接近1.6萬個,創近年新高,其中,啟德區的獲批未售存貨最多,達8200個。
一手住宅新盤供應持續增加的背景下,開發商為去化或將開始“價格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