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見習記者 | 高菁
室溫超導的熱度還在持續,超導概念股今日再度大漲。
據同花順數據,截至8月7日收盤,18只超導概念股中,有16只股票飄紅,其中,國纜檢測(301289.SZ)、百利電氣(600468.SH)、創新新材(600361.SH)沖高漲停,分別報收于73.73元、7.66元及6.25元。
此外,永鼎股份(600105.SH)、東方鉭業(000962.SZ)、中孚實業(600595.SH)、阿石創(300706.SZ)股價也實現了超5%的漲幅。
8月5日,抖音平臺一視頻博主“煉丹師阿翔”發布了一則15秒的短視頻。視頻中,一塊未知材料懸浮在兩塊方形磁鐵上方,在被撥動后,這塊材料發生了回彈,且角度產生了一定變化。這位博主的IP屬地為湖北,真實姓名和身份并未公布。
界面新聞聯系了該博主,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該博主稱,“新一批出爐材料內驚現完美抗磁性晶體,這批燒結組長優化工藝,加入了一些其他的化合物,具體技術內容要等文檔整理清晰才會公布。”


一位一直關注室溫超導動向的推特博主Andrew Cote評價此視頻為“LK-99的第一個全磁懸浮,亦稱為磁通釘扎視頻”。該博主的IP屬地為美國舊金山。
LK-99是韓國量子能源研究中心公司相關研究團隊宣稱研發出來的室溫超導體,稱其是一種改性的鉛磷灰石(LK-99,以Lee和Kim的首字母命名),能夠在400K(127℃)以下表現為超導體。
磁通釘扎效應指超導體中的量子磁通線被缺陷或其他各種勢阱所束縛的狀態,表現為超導體懸浮在磁鐵上,或者固定在磁鐵的某個位置,不會隨著磁鐵的移動而移動。磁通釘扎現象通常出現在二類超導體上,目前已知的高溫超導體都是二類超導體。
韓國超導低溫學會驗證委員會此前在宣布“LK-99不能被證明為室溫超導體”結論時曾表示,韓國研究團隊發布視頻中的LK-99漂浮在磁鐵上時,總是有一部分附著在磁鐵上,移動后會振動,與磁通釘扎效果相去甚遠。
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聞海虎此前在接受搜狐科技采訪時也表示,韓國研究團隊所合成的樣品在磁體移動到邊上時出現了跌落。“這個過程是超導體的磁懸浮不會出現的。因為超導體有磁通釘扎效應,即便這個地方磁場低一點也不會跌落。我猜測要么是弱鐵磁,要么是抗磁,但不是超導抗磁。”
8月6日晚間,上述抖音博主又再度發布視頻并強調,目前其團隊僅對樣品的抗磁性進行了測試,距離發現超導體還很遙遠,并呼吁不要貿然投資。
8月6日,B站UP主“侯小明的BL”發布了一則合成材料完全懸浮的視頻,引發國內外網友熱議。但在發布不久后,該UP主刪除了這則視頻。8月7日上午,疑似該UP主微博賬號“侯小明的VB”發文稱,上述視頻所用樣品并非LK-99,無超導性。
據界面新聞記者觀察,目前網絡上已經出現了一些用假冒材料偽造室溫超導材料拍攝的視頻。此外,還存在部分沒有相關專業背景的自媒體在網絡平臺對室溫超導進行分析、定論。
截至8月7日下午16點,民間科學論壇SpaceBattles Forums對正在進行的復現實驗進行了統計,包含16個公開披露進度的官方機構列表以及7個個人進行實驗的列表。
其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東南大學、上海大學、曲阜師范大學、臺灣大學研究團隊已經完成了復現實驗,雖然實驗結果存在差異,但均未證實LK-99為室溫超導體。
對于各實驗表現出的結果差異,有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對界面新聞稱,這是因為實驗本身參考的依據就可能是錯誤的。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徐慶金8月2日接受《中國日報》的采訪時表示,“我自己也沒想到這次室溫超導能引起這么大的轟動,尤其是過去幾天,不斷有自媒體瘋狂炒作。有些自媒體過于‘標題黨’,夸大其詞,嚴重誤導了大家。”
國泰君安發布研報稱,超導材料具備顯著性能優勢,但溫室超導仍處于實驗室研發階段。“因此對室溫超導材料的研究和商業化進程應保持理性客觀的態度,密切跟蹤后續實驗驗證情況。”
目前,已多家公司開始下場回應是否涉及室溫超導領域。
國纜檢測8月2日公告,該公司目前沒有與常溫超導概念相關的技術,未產生收入。
百利電氣也在同日公告稱,公司不涉及“室溫超導”相關業務,也未開展相關研發和投入。公司下屬控股子公司北京英納超導技術有限公司從事鉍系高溫超導線材的研發生產,與“室溫超導”無關。
法爾勝、中孚實業等公司也都澄清公司業務未涉及“室溫超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