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投資界PEdaily 吳瓊
最活躍LP又要出資了。
投資界-解碼LP獲悉,近日,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有限公司發布第六批子基金管理機構遴選公告,現面向社會公開遴選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第六批子基金管理機構。
成立于2020年,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至今已經出資31支子基金,子基金規模達到890億元。僅在今年,就已經完成第四批4支子基金的簽約工作,并進行了第五批子基金管理機構遴選工作,堪稱最活躍LP之一。
遴選門檻出爐:優先支持子基金在中西部設立
根據《第六批子基金遴選申報指南》(簡稱《申報指南》),公司擬投資的第六批子基金,包括新發起設立的子基金和以增資入伙方式參股已設立的基金兩種形式。
具體來看,子基金定位為圍繞國家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政策目標,在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有限公司的指導和監督下,通過市場化手段擴大對中小企業的股權投資規模,支持投早投小投創新,重點支持種子期、初創期成長型中小企業的加快發展,為培育新業態、新模式、新增量、新動能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在投資方向上,子基金為全國性側重中小企業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除《政府投資基金暫行管理辦法》(財預〔2015〕210 號)有關禁止從事業務及國家政策限制類行業外,原則上不分行業和區域,鼓勵重點圍繞落實國家發展戰略、支持實體經濟、促進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等方面開展投資業務,兼顧區域均衡發展。不過,公告中也指出,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支持子基金在中西部地區注冊設立。
在投資階段方面,《申報指南》規定子基金投向種子期、初創期成長型中小企業的金額比例不低于可投資總規模的 60%。而關于這類企業的認定上,《申報指南》明確,應當同時滿足“522”條件,即職工人數不超過 500 人,年銷售(營業總收入)不超過2億元,資產總額不超過 2 億元。
而在設立規模上,單支子基金認繳出資總規模原則上不低于 10 億元,其中,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出資比例原則上不超過 30%,其余向社會募集。子基金管理機構應在確認中選后6個月內完成簽約設立,原則上 9 個月內落實首批項目投資。
對于此次遴選的管理機構,除了須在中國大陸境內依法注冊設立,注冊資金不低于3000萬元人民幣等基本要求外,《申報指南》還對管理資質及榮譽、團隊配備及規模、投資管理能力、歷史投資業績、子基金方案及募資能力、投后服務能力、風險管理能力、項目儲備等多個方面做出了具體要求。
當然,為引導子基金聚焦主責主業、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還將從子基金投資管理的政策效應、經濟效益和管理效能三個方面開展績效評價,積極引導子基金加大投早投小力度,力爭新設子基金對“522” 企業投資金額比例達到67%的優秀線,同時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電路、高技術制造、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服務(含信息服務等)等國家重點支持的戰略領域加大投資力度。
下一步,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將遴選新一批優秀VC/PE機構出資。
最活躍母基金出資31支子基金,認繳近250億
這幾年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的活躍程度有目共睹。
時間回到2020年6月,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有限公司在上海浦東陸家嘴成立,這是由中央財政直接出資的、第一支專門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國家級母基金。該基金注冊資本357.5億元,主要采取“母基金”方式運作,通過投資子基金和直接投資方式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使基金總規模達到1000億元以上。
這只國家級母基金背后,出資人陣容相當豪華,包括財政部、中國煙草、上海國盛集團、中國人壽、浦東科創、申能誠毅等15家出資方。其中,財政部出資152.5億元,持股比例42.66%,為第一大股東,上海國盛集團、中國煙草分別出資50億元,并列第二大股東。
一個月后,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發布了第一批子基金管理機構遴選公告,要求每支子基金認繳總規模不低于15億元,其中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出資比例原則上不超過 30%,其余向社會募集。據了解,首批子基金遴選,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吸引了181家管理機構提交申報材料,其中不乏頭部VC/PE機構,最終于2021年5月完成8支子基金簽約設立。
之后,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密集出資了一批VC/PE,包括同創偉業、源碼資本、深創投等知名機構,子基金注冊地覆蓋江蘇、陜西、安徽等多個省市。同時,隨著運作愈發成熟和深入,從第四批遴選開始,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進一步放開限制,帶動社會資本投早、投小、投創新趨勢更加明顯,將單支子基金認繳出資總規模原則上不低于15億元下調至不低于10億元。
官網顯示,截至2023年4月,公司已組織實施了五批子基金管理機構的公開遴選,如期完成了四批子基金設立任務。公司已設立31支子基金,認繳總規模超890億元,母基金認繳出資約248億元。子基金累計完成投資項目超1100個,累計投資金額約390億元。
當“投早投小投科技”已成為共識,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的出資意義非凡。正如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董事長馬向暉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近年來,盡管部分頭部機構的投資策略有向早期階段轉型的傾向,但國內大部分社會資本依然傾向于投資已經能看到上市前景的中后期企業。對于處在初創期的創新型中小企業,獲得社會資本投入往往不足。
在這背后,手握重金的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通過公開遴選方式把聚焦早中期中小企業、市場業績好、有社會募資能力的優秀股權投資機構選拔出來。在一級市場募資難的大環境下,無疑為GP帶來更多活水。
今年以來,國家中小發展基金已經完成第四批4支子基金的簽約工作。同一時間,第五批子基金管理機構也浮出水面。據了解,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第五批擬設立總規模約100億元,已有元禾原點、九合創投、同創偉業、啟賦資本、申能誠毅、中科創星等基金管理機構入選,預計今年年底前可完成簽約設立。
這是市場上大家都期待的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