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趙曉娟
界面新聞編輯 | 牙韓翔
8月2日晚間,鹽津鋪子披露半年報,2023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94億元,同比增長56.54%;凈利潤2.46億元,同比增長90.69%。
追溯過往的5年中報業績,鹽津鋪子2023年上半年在營業收入、凈利潤水平兩個指標雙雙達到2019年以來最高水平。
鹽津鋪子給出的營收增長原因是,上半年公司聚焦辣鹵零食、深海零食、休閑烘焙、薯類零食、蛋類零食、蒟蒻果凍、果干堅果等七大核心品類在多個渠道、多個品類實現快速發展。
其中,“多個渠道”主要是鹽津鋪子滲透到現在風頭正猛的零食量販店里。
目前,鹽津鋪子與零食量販品牌零食很忙、零食有鳴和趙一鳴零食等深度合作,在抖音平臺與主播種草引流,通過新的爆品讓品牌影響力和渠道勢能持續增強。
今年5月,鹽津鋪子董事長、總經理張學武在回答投資者問題時提到,鹽津鋪子在零食渠道預計全年銷售占比在13%-15%左右。
它的打法主要是與這些零食量販品牌捆綁式深度合作,然后持續推出新品吸引客流。
例如張學武成,具體從系統來講,零食很忙擴店速度非常快,鹽津鋪子在零食很忙系統持續上新品,帶來新的增量。此外,與零食有鳴、趙一鳴、戴永紅等系統構建戰略合作合伙,多個系統年銷售額有望達到三千萬到五千萬量級;同時全面拓展愛零食、糖巢、好想來、零食優選、老婆大人等重點系統,一大批系統年度銷售額達到千萬量級。

界面新聞獲得的一份零食折扣店相關報告顯示,鹽津鋪子的單品數量在零食很忙的系統內占比為15%-20%,SKU數量在50個以上,未來雙方在選品、新品研發上還會加強合作。
如此看來,鹽津鋪子的渠道轉型開始顯現成效。
鹽津鋪子作為一個創立超過18年的零食品牌,曾經重度依賴傳統超市、大賣場等KA渠道。傳統KA渠道不景氣,它逐漸減少了在這部分渠道的投入精力與鋪貨占比。
財報顯示,在渠道上,鹽津鋪子包括直營KA商超模式、經銷模式和公司電商模式。今年上半年,商超渠道對鹽津鋪子的營收貢獻下滑至10.15%,成為占比最低的渠道,而在2017年之前,這一渠道的貢獻占比在50%以上。
占比最大的渠道被經銷商取而代之,經銷渠道(含新零售渠道和其他渠道)在營收的占比從2017年的40%已經增長到今年上半年的69%,這其中很重要的貢獻來自休閑零食專營連鎖系統等新零售渠道。

針對新渠道不同于超市散裝的售賣形式,鹽津在定量包裝、量販裝等包裝形式上也做了轉變,并且順應市場口味變化作出調整。
2021年,衛龍前副總裁張小三加入鹽津鋪子,他推出的辣鹵定量裝產品已經成為鹽津鋪子的核心品類之一,盡管2022年張小三從鹽津鋪子離職加盟了鹵味零食品牌“王小鹵”,但辣鹵零食的成長性高于其他產品品類。
在今年上半年,整個辣鹵零食板塊營收占比在38%,其中辣鹵零食中的休閑魔芋制品和肉禽制品的增長速度遠高于烘焙零食、深海零食等傳統老品。
華鑫證券的分析稱,中國辣味零食市場規模2021年近2000億元;辣味零食市場規模在2016-2021年的復合增長率為9%,高于同期零食行業增速7%。如此看來,正在大力發展辣味零食的鹽津鋪子仍有增長空間。
因看好鹽津鋪子的渠道和產品變化的成效,中泰證券、國金證券、安信證券等機構都給出“買入”評級。其中中泰證券還給出了正向的業績預期,考慮公司新品和新渠道高增,凈利率提升趨勢明顯,預計公司2023-2025年營收分別為40.11億元、48.97億元、59.6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5.07億元、6.35億元、7.97億元。
不過,正是因為零食量販行業仍處在跑馬圈地的紅利時期,持續擴張的門店給了鹽津鋪子在下沉市場滲透的機會。當市場逐漸飽和,渠道規模進入存量階段時,鹽津鋪子將很難繼續從這樣的勢頭中獲利。
而在紅利期結束后,品牌商往往面臨競爭激烈后區域內門店存活率問題、價盤混亂品牌經銷商投訴問題、價格戰對上游供應商壓價問題等風險因素——鹽津鋪子現在就應該為一可能出現的局面做準備了。